适应依法治国新形势 推动地方立法与时俱进(2)
首先,一定要尽量多方协商。我们在办理每件审查建议过程中,多次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征求文件起草、制定、执行部门的意见。保持与提出审查建议的市民的联系沟通,通报审查工作进展情况。其次,一定要实行共同审查。接到审查建议后,在常委会专门工作机构开展审查的同时,法制办也进行审查,然后将两方面的意见再一起沟通。对认识不一致的,通过再讨论,再协商,最终形成一致意见。最后,一定要及时请教专家。专家的参与为审查工作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政府部门对于专家的意见更容易接受,当事人也认可,促进了备案审查工作民主化科学化。 发挥立法引领作用 助力龙江绿色发展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庞义华 黑龙江的良好生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独特优势。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为助力黑龙江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着眼黑土地保护,加强绿色农业立法。为了保护宝贵的黑土地,我们制定了《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这部条例整合了多部省本级地方性法规,明确了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强化了耕地质量提升措施、建立了耕地质量监测机制。条例实施以来,全省耕地保护得到了充分重视,在管理和使用上更加规范,耕地面积得到保护,农药使用显著减少,绿色农业的根基依法得到进一步夯实。 着眼舌尖上的安全,加强绿色食品立法。今年5月1日,我们重新修订的《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创制性地提出并设定了食品安全监测评估,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延伸食品安全监管链条。同时,通过区分持有五种有效证明的不同情况,分别规定了逐批留样检验、抽样检验、降低抽样检验检测频次等不同检测方法,严把市场准入关。条例实施以来,食品安全相关工作得到明显加强。 着眼绿水青山保护,加强绿色生态立法。黑龙江省近年来面临诸多紧迫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此,我们努力推动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向标本兼治深化。《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是去年省委确定的重点立法项目,也是黑龙江省第一部有关大气污染治理的地方性法规。针对污染大气较重的燃煤、机动车、秸秆焚烧等主要污染源,条例中分别规定了一系列具体的防治措施,从立法层面强化了雾霾天的源头控制措施。此外,重新修订了《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有效加强了对湿地的保护,维护了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去年以来,我省共出台省本级地方性法规17部,其中涉及绿色经济领域就达到9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创新完善立法体制机制,针对破解我省体制性、结构性、资源性矛盾和改革发展的需要搞好立法,注重突出黑龙江地方特色。 践行好核心价值观 推进重点领域立法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公丕祥 近年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深化思想认识,不断增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立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立法工作实践中,有的立法人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领会不够深透,对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立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地方性法规的价值导向不够鲜明,针对性、可操作性亦不够强。为此,我们十分注重“三个准确把握”,即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实践意义和中央关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坚持价值引领,在地方立法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首先,体现在立法价值导向中,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取向;坚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遵循立法工作自身规律;坚持立法质量至上,遵循“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地方立法原则;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其次,体现在立法项目确定中,把好年度立法计划立项关,加强重点领域地方立法,把立法资源优先用在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项目上。再次,体现在法规具体规定中,及时总结提炼实践中的相关经验做法,上升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规条文。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东航北京新机场主基地开建 06-29
- 地方职工福利:多省节日慰问全年不超1千 上海不超400 02-09
- “指尖消费”将强势拉动中国经济 03-09
- 民政部门对冬季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展开救助行动 12-01
- 那仁和布克牧场住村干部坚持做到 “三个结合” 09-27
- 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再掀全民集中宣传反恐维稳高潮(图) 06-04
- 刘延东出席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07-31
- 加州限制亚裔生入学法案暂搁置 将听取华人意见 02-28
- 八项规定两周年述评:铁面执纪形成强大震慑 12-02
- 青海将向59.6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两节红包” 12-09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