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青海牦牛:驮载牧区现代化奋蹄高原(3)

2018-07-30 16:26来源:农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三)转方式、育主体、闯市场,从粗放游牧方式到设施标准养殖,从一家一户分散放牧到规模集约发展,青海牦牛以经营体系的变革实现产业升级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藏族有句谚语:“黑头发靠黑牦牛,黑牦牛靠绿草地。”辩证地说明了牧民、牲畜、草地之间“三个离不开”的关系。“科学养殖牦牛才能真正保护草原,牛多了不行,牛少了也不行,放养不科学更不行。”在玉树州委书记吴德军看来,牦牛作为草原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其啃食、踩踏、粪便对于草的生长、扎根、汲取营养都有重要作用,一些空旷的草原会逐渐失去往日的生机而退化;但是牛过多或轮牧不科学,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退化会更加严重。
  可长期以来,一家一户分散放牧,逐水草而居的传统养殖方式,让牧民形成了靠天养畜的思想。散户既意识不到破坏草畜平衡对生态以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危害,又对自家草场上能养多少牛羊都心中无数,甚至不知道自己承包的草场面积。盲目务牧、无序放牧的情况在牧区普遍存在,制约了青海牦牛产业的良性发展。
  “一家一户放牧,已经无法适应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才仁扎西说,“必须建立牦牛产业联合、抱团、集约、规模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
  在玉树州上拉秀乡,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按照股份制经营,乡里引导牧民以草场和牦牛入社,对入股牦牛、草场进行整合划分,选择有经验的牧民进行分群管理。
  经营方式升级了,牦牛不出栏的问题也大为缓解。上拉秀乡乡长格扎说:“合作社社员一同讨论制定每年的出栏量,就像做预算一样,大家都同意后按照计划出栏,以前那些旧观念慢慢也就转变了。”
  目前,玉树等6个州20个县883个纯牧业行政村、78个半牧业村已经建成生态畜牧业合作社961个,实现全省覆盖。青海省牦牛出栏率从2011年的不到25%提高到2017年的29%。对此,马清德很有信心:“到2025年,我们的牦牛出栏量能提高到32%。”
  “冬季和大约在冬季”,这是青海人形容当地气候特点的一句玩笑话。人要靠畜,畜要靠草。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冬季牦牛的温饱问题成为小散牧民的一道坎儿。对于青海牦牛因季节变化、材料缺乏导致“冬瘦春死”的难题,青海省提出“三增三适”养殖思路,即增温、增草、增料,适度规模、适当补饲、适时出栏。如今,有了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牧民和牦牛都实现了抱团“取暖”。
  在位于海晏县的夏华集团牦牛规模养殖场,工作人员打开仓库大门,一股浓浓的草香迎面扑来。集团董事长张文华说:“公司与当地合作社签订了1万亩燕麦草订单协议,自己制作精饲料,采用‘三贮一化’饲草料调制技术、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实现精准草料用量,营养搭配均衡,降低了养殖风险,还提高了牦牛品质。”
  随着国家“粮改饲”政策的深入推进,青海牦牛产业设施养殖和半设施养殖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农牧民种草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原本饿着肚子过冬的牦牛,实现了舍饲育肥,吃住无忧,膘肥体壮。
  通过深入研究牦牛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规律,青海还探索出一套成熟放牧与补饲结合的生产模式。通过引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牧民”的方式,让这三个经营主体在牦牛不同的成长阶段发挥各自所长。
  位于海南州贵南县的老扎西有机牧业有限公司,从牧民手中收购架子牛育肥,还托管牧民及合作社的牦牛进行补饲育肥。由于技术先进、饲养科学,2-3岁的牦牛在这里住上半年,平均每头增重150公斤。牛主人只需按时间长短支付托管费,再将牦牛按重量卖给公司获得收益。
  正是由于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青海省有效地整合了草场、畜牧、劳力资源,实现了划区轮牧、分群管理,减轻草场压力,草畜逐步平衡,生态得到有效保护。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