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从一棵树到一片“海”(4)

2017-08-04 14:37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三代人的青春和岁月,还清百年间历史欠下的生态账。

 

  从亮兵台一路向西,落叶松林逐步过渡到樟子松林,高度明显矮了一截。

 

  在林场最西部的三道河口分场,记者遇到了王建峰。

 

  王建峰1991年到林场工作时,塞罕坝已完成大规模造林,一片绿色海洋。但没想到,他要去工作的三道河口却还是海洋中的孤岛,举目望去,沙丘连片。

 

  “那时候没电、没路,也没多少人,进进出出都靠一匹白兔马,最难的是种不活树。”王建峰说。

 

  “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在这块塞罕坝沙化最严重的区域,从落叶松到沙棘,再到柠条、黄柳,能种的都试了一遍,但种什么死什么。

 

  塞罕坝通常采用裸根苗造林,但到了这里的沙地,裸根苗吸收不到水分。

 

  王建峰又尝试用盐水浸根。他想,人渴了要喝水,树渴了也要吸水。这一大胆的设想依然以失败告终。

 

  反复试验,他们终于找到办法:把在陆地上培育两年的幼苗,移植到容器桶内再培育两年。取掉容器桶进行栽植,既能保水,也能吸水。

 

  三道河口终于开始由黄变绿。

 

  时间走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启新的征程。

 

  塞罕坝的绿色攻坚,也向着更强的堡垒进发。

 

  那就是最后近9万亩石质荒山。

 

  “这些地方大多岩石裸露,土层只有几厘米,最大坡度达到46度,好比在青石板上种树。”林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说。

 

  在这里种一亩树,成本至少要1200元,而国家补贴只有500元,种得越多搭进去的就越多。

 

  更何况,当时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八成,最后这一小块硬骨头,还有没有必要啃?值不值得啃?

 

  塞罕坝人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宣战。

 

  “党中央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林场场长刘海莹说:“哪能只想着眼前值不值呢?”

 

  认识坚定了,但行动起来却千难万难。第一次上石质荒山,林场职工范冬冬看着寸草不生的山坡,心里直发怵:“怎么上得去啊?”

 

  手脚并用爬了上去,第一项工作就是挖坑。按照整地技术规范,需要在山上挖出长和宽各70厘米、深40厘米的坑,一亩地要挖55个。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