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从一棵树到一片“海”(3)

2017-08-04 14:37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外运不行。塞罕坝人决定白手起家,自己育苗。

 

  “落叶松是阳性树种,幼苗期耐不了高温和阳光直射,以往通常采用遮阴育苗法。这样做产量上去了,但苗木就变得脆弱了,经不了风雪。”当年承担育苗工作的退休职工尹桂芝回忆。

 

  于是,塞罕坝人反其道而行之,首次在高寒地区取得全光育苗成功。

 

  通过早春播种、夏秋管护、冬季雪藏,塞罕坝人育出的幼苗,上面像个矮胖子,苗株短粗,下面又像大胡子,根须发达,透着壮实劲儿。

 

  1964年的春天姗姗来迟,决定塞罕坝命运的关键时刻到了。

 

  林场职工集中在三面环山的马蹄坑,连续大干3天,在516亩荒地上种满了自己精心培育的落叶松幼苗。

 

  这就是让每个塞罕坝人都难以忘怀的马蹄坑大会战。

 

  经过20天焦急和不安的等待,奇迹出现了,96.6%的幼苗开始放叶,奋力而顽强地伸向天空,塞罕坝人在汗水与泪水交织中欢呼雀跃。

 

  5年过去了,绿色不断萌发,希望不断升腾。

 

  十年过去了,60多万亩树木让濯濯童山换了人间。

 

  但上天对塞罕坝人的考验并没有结束。1977年10月28日,天空阴沉,气温越来越低,雨越下越急,树木很快被厚厚一层冰凌包裹。瞬间,树枝断裂声铺天盖地,撕人肺腑。

 

  那场雨淞灾害中,20万亩林木毁于一旦,十几年心血换来的劳动成果损失惨重。

 

  林场老职工后代闫晓娟说:“妈妈含着泪投入到生产自救,当时坡陡路滑,在往山下拖断木时被大树砸断了左腿,落下了残疾。”

 

  1980年,林场又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12万亩树木旱死。

 

  毁了,从头再来。面对一次次灾难,塞罕坝人没被击垮。

 

  凭着超常的恒心和意志,塞罕坝人仅仅用了20年,就造林96万亩,总量3.2亿多株。

 

  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再次拔地而起,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步伐戛然而止。

 

  2000年,刘琨老人最后一次上坝,望着郁郁葱葱的连片树林,久久不愿离去。

 

  2013年,他走完了90年的人生。按照遗愿,家人把他的骨灰撒在了亮兵台。

 

  亮兵台,清朝康熙皇帝点将阅兵之处。今天,人们登临于此,看到的是一棵棵笔直的落叶松如一个个绿色卫士,守护着绿色疆土。

 

  退休后的张省每次上坝一定要去亮兵台。那里有他种下的树,有他对故人无尽的思念。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