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学教育 >

锻造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利剑”(3)

2018-02-04 20:14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浏览:手机版

朱永新分析认为,综合性大学生源基础好、素质高,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北京大学附中等学校新招聘的教师中,较少比例来自师范院校,这一现象也说明了教师教育开放性的必要性。很多综合性大学本身设有教育学院,拥有强大的科研力量,在这样的架构基础上,直接赋予他们教师培养职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学生可以通过辅修等形式以及4+1、4+0.5的模式提高实践经验。

嘉应学院教授胡解旺也非常关注这一新政。在他看来,长期以来,教师教育基本局限于师范类院校。近年来,师范院校的吸引力明显逊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生源质量逐年走低,也影响了教师教育质量。现今,“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迈向世界一流的排头兵,本身具有一流师资、一流生源和一流的软硬条件。支持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一方面能极大地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又能形成“鲶鱼效应”,可以更好地激发传统师范院校的活力,从而在整体上不断提高我国教师教育质量。

目前很多非师范生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进入教师队伍,“以考试代替培养”是否合理?冶成福在基层调研发现,很多非师范专业出身的教师基本功不够,教学能力有限,“要把培养当成重点,改进和完善教师资格证获取方式,把一定期限的实习、实践时间纳入考查范围”。

分类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意见》对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职业院校教师、高校教师等4支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既提出统一的要求——“高素质”,又各有目标——中小学是“专业化”,幼儿园教师是“善保教”,职业院校教师“双师型”,高校教师是“创新型”。怎么理解文件的这一精神?从中央到地方,应该怎么贯彻落实这一要求?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