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已对外缔结59项引渡条约 "天网行动"引渡50人
本报讯(记者 王卓)日前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引渡条约》的决定。记者从外交部条法司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已对外缔结59项引渡条约。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与包括比利时、塞浦路斯、希腊等欧盟国家在内的25国缔结了引渡条约。 引渡是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指控为犯罪或已被他国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是一项重要的追逃手段。记者了解到,2014年至今年6月,各省区市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在“天网行动”中通过与国外境外执法机关合作,共依法引渡50人。 2016年7月,涉嫌偷逃税7亿元人民币、潜逃境外18年之久的重大走私案犯罪嫌疑人黄海勇从秘鲁被引渡回国,成为我国首次从拉美国家引渡回国的逃犯;2018年11月,国家监委会同外交部依据中保引渡条约,从保加利亚成功引渡浙江省新昌县原常务副县长姚锦旗,这是我国首次从欧盟成员国引渡职务犯罪嫌疑人。 缔结引渡条约有助于织密我国对外司法合作条约网络,服务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中央追逃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运用引渡、遣返、异地追诉等法律手段追逃追赃,因国施策、分类出击,对外逃腐败分子一追到底,绝不让其逍遥法外。(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