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编辑技术获诺奖:与争议同行的“魔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今天揭晓,法国生物化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和美国化学家詹妮弗·杜德纳获得该奖,诺奖委员会给出的理由是“她们发现了基因编辑技术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 基因编辑技术,通俗来讲,就是通过基因编辑工具来精准地改变基因组序列。这一技术被一些科学家称作切开DNA的“魔剪”。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基因编辑工具就像一把剪刀,可以准确地在链上的某一个位点去插入、删除、修改目标基因,是一种具有非常广阔应用前景的颠覆性技术,但在应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潜在风险,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和讨论。 据诺奖官网介绍,今天的两位诺奖得主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和詹妮弗·杜德纳研究链球菌的免疫系统时,发现了一种分子工具——CRISPR/Cas9基因剪刀,可以用来在遗传物质上进行精确切割,使改变生命密码成为可能。 诺奖委员会给出的理由是:利用这些技术和工具,研究人员可以极其精确地修改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此外,CRISPR/cas9基因剪刀,已经彻底改变了分子生命科学,为植物育种带来了新机遇,有望催生新的癌症疗法,还有可能使人类治愈遗传疾病的梦想成为现实。 当然,围绕CRISPR/cas9基因剪刀的争议也不少见。周琪也曾建议,基因编辑伦理建设需高度重视。在生命科学领域、医学领域建议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自治作用,通过科学共同体制定伦理准则以及违反伦理原则的惩处措施,以约束科研人员和医疗人员的相关行为。同时,政府监管机构还应当与科学共同体协作,定期提供法律法规、伦理培训,提高研究人员的自律意识。(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