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别让自媒体"预估"误导志愿填报
|
6月24日,多所在川高校相继发布辟谣信息,信息中指出:6月23日以来,《四川高考》《四川教育观察》《家长频道》《四川教育头条》等自媒体微信公众号陆续发布、转发《51所高校最新招分资讯:电子科大文科2500名内可报,理科674分确认可考!》等文章及相关帖子,但文章内容过于主观和随意,给家长及考生填报志愿带来困惑和误导,在此提醒家长:自媒体信息不可信,要咨询今年的报考事宜,请通过官方电话联系学校(6月25日《成都商报》)。 近日高考成绩已经出来,各地高考分数线也相继公布,接下来考生和家长将面临填报志愿的课题,这当然是高考非常关键的一步。部分自媒体在高考分数线公布的第一时间,就开始炒作高校报考咨询,发布各种志愿填报分析、预测文章,“指导”考生填报,甚至声称某高校多少名内可报、多少分数可报等,言之凿凿,还列举各种数据,像是很“靠谱”。 鉴于目前高考热度很高,填报志愿又是重中之重,相关自媒体文章可谓“导流利器”,获得了网友的高度关注,点击率、转发量、评论量都很大,成为典型的爆款文章,让自媒体经营者获益匪浅。然而,这些自媒体文章对部分高校录取分数线作出的“预估”具有相当的主观性、随意性,并不像其表现得那样“靠谱”,这也是多所高校立即公开辟谣的原因。 高考成绩已经落地,无论好坏都不能再改变。志愿填报则是一个技术活,需要结合考生的成绩、兴趣、分数竞争力、高校专业水平、择业前景、职业规划等进行综合评估,其中有很多技巧性内容。志愿填好了,能够让考生获得一个满意的学校和专业。因此,近年来很多社会机构迎合家长和考生之需,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打着名师、教育专家的旗号,收费动辄上千元,俨然成了一门生意。 自媒体也看中这一热点,纷纷抢先发布各种报考咨询文章,吸引流量赚广告费,还有的自媒体与社会机构合作,推出收费志愿填报服务,通过爆款文章来导流、拉生意。利益驱动下,部分社会机构、自媒体罔顾事实,编造高校录取数据,随意分析、预测,吹嘘咨询能力,甚至伪造成功案例,必然会干扰考生正常填报志愿,也将有损学校声誉,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好在,多所高校发现自媒体文章的问题后,都及时公开辟谣,提醒考生及家长务必慎重。高校以权威性表态对自媒体随意“指导”的行为进行了批驳,合理引导填报志愿活动,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指示了“访问高校官方网站查询学校招生计划及历史数据”这条明路。 志愿填报是考生的人生大事,岂能纵容自媒体谣言混淆视听?高校及时公开辟谣,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事件的负面影响,但网络平台也应担起职责,对涉嫌造谣的自媒体文章进行删除、封号处理,惩防并举,才能切实净化网络环境。(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北京联通基站占用一村民口粮田22年零赔偿引发热议10-30
- 河南通报:正厅级张国伟,主动投案09-15
- 郑州市伏牛南路信阳炖菜赌博窝点屡禁不止是何因?09-15
- 固始建业府拖欠工程款后续:耍赖项目受到政府肯定09-08
- 郑州市一领导职务担保骗取一退伍军人908万元07-18
- 固始县亚龙湾庄园楼顶铁塔居民“集体失眠”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承揽日照钢铁拆除工程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资讯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