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农村部及时部署“蛾口夺粮”
预计我国超两亿亩玉米将受草地贪夜蛾威胁 草地贪夜蛾是玉米上的重大迁飞性害虫,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减产10%-25%,严重危害田块可造成毁种绝收,2018年在非洲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亿美元。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发布全球预警。2019年1月13日确认传入我国云南省。4月后,随着华南地区春玉米种植和天气转暖,在我国南方玉米区扩散较为迅速。截至5月8日,已有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海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江西11省(区)52个市(州)230个县(市、区)查见玉米受害,发生面积101.68万亩。 与玉米黏虫相比,草地贪夜蛾具有适生区域广、扩展速度快、防治难度大的特点。目前已波及到长江流域,据专家分析预测,将在春季和夏季形成迁飞虫源,通过气流迁飞至我国黄淮海地区,预计在夏秋季进一步迁飞至我国华北或东北玉米主产区,威胁玉米面积将达2亿亩以上,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组织各地全力以赴做好防治工作。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将草地贪夜蛾列入国家重大病虫监控对象,密切监测缅甸、印度、泰国等境外虫源,建立国内监测网点布局,及时掌握发生动态。积极探索灯诱、性诱、食诱等监测工具和手段的有效性,提高监测水平和效率。二是普及防治技术,制定应急防治措施,筛选有效药剂、生物农药和天敌资源,集成推广综合防控技术模式。三是强化统防统治与联防联控。组织发生省份全力做好应急防控、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实现持续有效治理。实施分区治理,冬季重点关注华南、西南冬玉米区,压低春季向北扩散蔓延的虫源基数;春季重点在华南和西南南部春玉米区实施统防和联防,压低一代虫源基数;夏季以后,应密切关注黄淮和北方玉米主产区,根据虫情监测结果,对虫源集中降落区和重发区实施统防统治,防止较大面积成灾现象发生。(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