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累计2.32万户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黑名单”
|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尹力)北京市场主体已达215.11万户,企业信用信息网归集信用信息超过1亿条,累计有47.2万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32万户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黑名单。3月20日召开的北京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中发布了上述数据。 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冀岩介绍,2018年间,京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有效激发了市场新活力新动能。目前北京的市场主体已达215.11万户,全年新注册企业18.33万户,其中创新型企业增速达10%以上,外资企业增速达15%。 去年,北京在中国内地率先启动工业产品许可证制度改革,实现“一企一证”,将发证时间从60天压缩到2天以内。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审批事项的平均办理时限从25.1天压缩到14.5天,食品生产许可和执业药师注册实现全程电子化,审批时限从20天压缩到8天,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审批时限压缩到5天。 同时,北京正不断完善信用监管机制,企业信用信息网归集信用信息超过1亿条,累计提供对外查询19.12亿次。目前,累计有47.2万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32万户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黑名单。 北京在去年严厉打击垄断、不正当竞争、虚假违法广告、网络违法、食品药品违法等行为,办结各类案件13.6万件,罚没款7.17亿元(人民币,下同),吊销市场主体6.76万户。其中,查办侵犯商标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2406件,罚没款1.59亿元,同比增长143%;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22万件,罚没款3.49亿元。 冀岩表示,2019年,官方将继续守护民众“舌尖上的安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食堂和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100%实现“阳光餐饮”,继续提升3000家餐馆、饭店等的服务品质;新增70家外埠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严控输入型风险,强化食品全过程监管;加强对网络食品、保健食品和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领域和区域的监管;制定出台小作坊、小餐饮店和小食杂店许可备案管理办法,对28大类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实现抽检全覆盖。(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北京联通基站占用一村民口粮田22年零赔偿引发热议10-30
- 河南通报:正厅级张国伟,主动投案09-15
- 郑州市伏牛南路信阳炖菜赌博窝点屡禁不止是何因?09-15
- 固始建业府拖欠工程款后续:耍赖项目受到政府肯定09-08
- 河北白洋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恶意欠薪长达4年07-18
- 固始县亚龙湾庄园楼顶铁塔居民“集体失眠”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承揽日照钢铁拆除工程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资讯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