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一床难求” 我国将增加超百万张养老床位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田晓航、李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今后三到五年,国家将通过城企联动等方式,使普惠性养老床位增加一百万张以上。 为补齐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这块民生短板,国家连续出台多项养老服务业支持举措,一些地方在降低养老服务业准入门槛、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等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2.4亿,养老是每个家庭的最大关切之一。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尤其是失能、高龄老人对照护等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记者近日调研发现,在老龄化程度较高的江苏省常州市,政府早已开始“研发”养老服务难题的“解药”。编制多项养老服务业规划,规定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20至30平方米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对新办养老机构按床位给予最高每床10000元、最低2500元的一次性补贴;依托物联网技术和智能穿戴产品实现远程健康管理与服务……一系列措施在缓解“一床难求”、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方面,为其他地方提供了有益借鉴。 “常州坚持医养融合、事业与产业融合、传统模式与新兴模式融合,这是未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说,整合融合是养老政策能否落地的关键。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王浦劬教授认为,推进医养结合要避免多方博弈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应当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责任共担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和跨部门协同机制,促进多方面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的共享、整合。(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