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失信黑名单分析报告发布 6908人被限乘
人民网北京2月15日电(王绍绍)据国家发改委微信公号消息,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14日发布的《2018年失信黑名单年度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得到持续推进,失信黑名单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初步形成。 据悉,慈善捐助领域、科研领域、涉电力领域、农民工权益领域于2018年度首次公开发布了黑名单。在虚假违法广告案件中,近44%的违法广告与医疗保健相关,违法事实主要是夸大、虚假宣传医疗机构、保健品、医疗器械的治疗效果。 新增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处罚记录6959条 《报告》称,2018年,全国新增失信黑名单主体359.4万个,全国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217.52万个,新增失信被执行人261.4万个,新增工商吊销企业95.79万家,新增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8836家,新增涉金融严重失信人1999家。 新增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处罚记录6959条,涉及当事人6908个,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北、河南、上海等省份,其中,四川处罚记录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数的9.85%。 从列入原因看,近50%的当事人因随身携带或托运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危险品、违禁品、管制物品等被列入黑名单;16.18%的当事人因使用伪造、变造或冒用他人乘机身份证件等被列入黑名单。
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特定严重失信黑名单的认定部门包括民航总局、铁路总公司、证监会以及税务总局。其中,民航总局认定的处罚记录数量最多,占总数的72.29%。
#p#分页标题#e#联合惩戒领域进一步扩大 效果不断显现
2018年,联合惩戒覆盖领域进一步扩大。慈善捐助领域、科研领域、涉电力领域、农民工权益领域于2018年度首次公开发布了黑名单。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累计归集失信黑名单信息约1421万条,其中,2018年度新增409.64万条,涉及失信主体359.4万个。 |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邓州市政府招商设陷阱 一外地女商被骗780万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