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走基层】返乡,就不回来了
本网记者 焦宏 文/图 大年初二一早,北京飘起了零星的雪花,平日热闹的菜市场也放假歇业了,代世军两口子冒着寒气来到市场门口的平地上摆摊卖菜,和往常不同的是,铺开的菜摊子边上多了两个半大小子。
大年初二,代世军一家在市场门口的菜摊上。
“过完年我就回老家了,不回来了。”代世军边卖菜边说,近几年来,网上订菜的也多,租摊卖菜不好卖,也卖不动,赚不了几个钱。过年没回老家是想这个时候卖菜的少,两口子带着孩子把年前批发来的菜卖完就回老家了。
两个半大的孩子一直在菜摊上陪着父母卖菜。 “两个孩子都要回老家上学了,我们也准备回老家找个事做,每天能和孩子在一起,平日里也能照顾到孩子的学习。”代世军说,来北京十年了,他们两口子的日子再艰难,把两个孩子一直带着身边自己照顾,没有让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现在两个孩子大的上初一,小的上六年级,都到了学习的关键时刻,即使在北京上下去也参加不了高考,早点回去让孩子能够跟上老家的学习进度。妻子张爱英常年在摊位上站着卖菜,腿也老疼,回家休息休息,正好照顾孩子生活。
妻子张爱英在北京十年来,每天固定的动作就是站着称菜、装菜、收款,落下了腿疼的毛病。
“不能让孩子把学习耽误了。” 代世军没有上过几年学,但对下一代的教育却看的很重,希望孩子们将来能考上大学,起码也得读到高中毕业能学个一技之长。在摊位前的两个孩子也很听话懂事,和这个时代的同龄孩子不一样的是生活带来的成熟。#p#分页标题#e#
看着春节前没有卖完的蔬菜,代世军两口子显得很无奈,好在这是他们在北京十年来的最后一点菜,卖完就回老家了。 慢慢十年路,既然一家人融不进生活了十年的城市,也许返乡是最好的选择。老家有熟悉的乡音,有熟悉的味道,还有自己的亲人,还能和以前一样每天陪伴孩子成长,虽然代世军现在也不知道回乡能做什么,孩子们的未来也不好确定,可以相信的是,凭着他在北京十年打拼积累的见识和能力,磨炼的吃苦耐劳精神,返乡也能找到一条自己创业的路子,何况那里是他的老家,他的根在那儿。(责任编辑:刘晓方) |
- 下一篇:产业兴 乡村美 农民富——萧山乡村振兴掠影
- 上一篇:温情满满!看习近平这些暖心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