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评:武断的不是大连法院,是加拿大
加拿大籍被告人谢伦伯格因犯走私毒品罪14日被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这是此案被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后,大连市中院另组合议庭并公开审理后的新判决。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北京时间星期一晚上迅速发出无理的指责,宣称中国法院的判决是“武断的”。 走私毒品在中国是重罪。本世纪以来已有多名外国人因在中国走私毒品而被判处死刑,其中日本籍的就至少有6人。英国公民阿克毛2009年被中国法院判处死刑后引起西方舆论的广泛关注,时任英国首相布朗亲自为阿克毛求情,但他还是被执行了死刑。谢伦伯格的上诉审理发生在华为高管孟晚舟在加拿大遭扣押之后,加拿大和一些西方舆论在第一时间就将此案与孟晚舟事件联系了起来,宣称中方在拿此案向加方施压。这种无理的推测是对中国法律的粗暴轻视。
在14日大连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之前,很多西方媒体已经预感到谢伦伯格有可能被判死刑,这说明当他们了解了中国刑法和之前毒贩遭到的判决之后,自己就形成了这一推测,因为谢伦伯格参与走私的冰毒数量实在是太大了。但是特鲁多总理的评论显示,加拿大方面还是对法院判决立即开始了价值判断,而不是法律对照。他们要对照也是对照自己的法律,而不是中国法律,加拿大法律没有死刑,但中国刑法对毒贩的死刑规定十分严厉、明确。近来加拿大舆论一直在说中国将谢伦伯格案“政治化”,然而加拿大方面恰恰在做将法律政治化的表演。西方中心主义在这一轮中加冲突中的加拿大一方表现得非常明显。加拿大无论做什么都是法律,中国做什么都不是法律,这样的双重标准被加拿大的精英们搞得如此“理直气壮”,这样的文化和价值自恋到了该沉到安大略湖湖底的时候了。
对谢伦伯格的判决是中国司法主权的一次常态表现,西方舆论如果对它们本国公民负责任,就应如实讲述此案的来龙去脉,不要误导针对中国法律的潜在犯案者。莫将这次典型的司法判决说成是“政治判决”,否则,难道特殊政治原因一旦消失,就可以来中国贩毒了吗?那样的评论是会杀人的。加拿大近来像是有点中邪,很热衷于拉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为它发声,好像这会有利于迫使中国屈服。这是对中国法律和中国国家意志的双重低估,但可以肯定地说,加拿大会碰壁的,中国对自己法律和国家利益的坚持是加方以为一推就倒、但实际上却很坚硬的墙。(责任编辑:刘晓方) |
- 河北省行唐县法学会开展普法宣传“进公园、进企业”活动09-08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郑州市市长督办经开区一村民征迁赔偿款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