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作”制售假药父子同堂受审 涉案金额达460余万元
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也没有执医资格,胆大包天的父子俩就在家里生产药品,前后十余年对外累计销售金额达460余万元。11月7日,这起生产、销售假药罪案在陕西省西安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 父子俩制售假药被举报 公诉机关审查查明,自2007年起,被告人孙某彬通过报纸杂志进行广告宣传,从西安、郑州的药材市场采购中药饮片、成品西药粉碎加工,并伪造生产厂家“陕西永泰药业有限公司”以及药品生产批准文号,通过封装贴签的方式,私自加工生产“三十八味咳必克胶囊”“喘必克胶囊”“解郁舒神丸”等多种药品,通过顺丰、EMS快递等方式向全国多地销售其生产的假药。自2015年起,被告人孙某坤在明知自己父亲孙某彬生产、销售假药的情况下,为其从郑州药材市场购买药材,并粉碎加工生产假药。
父子二人因制售假药接受审判 记者 李宗华 摄
2017年6月21日,西安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接到食药监局移交过来的患者举报信后,在被告人孙某彬住宅内,现场查获用于生产假药的器材、原材料、药品、胶囊、包材、标签等物品。经药监部门认定,被告人孙某彬、孙某坤生产、销售的药品为假药。 |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