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两县因违法采砂、案卷造假等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
新华社郑州10月21日电(记者孙清清、牛少杰)20日,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情况。其中,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水利部门监管执法案卷造假,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在水源保护区以疏浚之名行采砂之实等问题被通报。 2018年6月8日,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赴洛阳汝阳县,对群众反复举报的华氏砂石有限公司非法采砂破坏斜纹河生态问题进行现场检查,发现斜纹河生态破坏严重。督察发现,被举报的汝阳县华氏砂石有限公司采砂证已于2017年12月到期,制砂项目未经环保审批。现场检查时企业虽未生产,但现场砂石成品堆砌,运输车辙清晰,有近期生产迹象。周边河道因采砂行为生态破坏严重,企业洗砂废水未经处理长年直排河道,砂石滥堆侵占河道。督察组现场拨打河长公示牌所示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 汝阳县水利局河道管理所为应对督察,凭空编造2016年—2017年河道巡查情况记录;为了掩饰监管失职问题,部分人员编造水务执法行政处罚案卷,临时编造立案审批表、询问笔录、送达回证、罚没款收据等材料,并由河道管理所工作人员替代汝阳县水利局分管领导和被处罚人签字留印。 “清障疏浚”工程变相成为砂石加工点。平顶山市鲁山县沙河昭平台水库至白龟山水库段近26公里,2007年12月由河南省政府划定为白龟山、昭平台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多年以来,鲁山县对属于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沙河保护不力,非法采砂行为屡禁不绝,给河流水生态造成重大影响,大大小小的砂坑、砂堆遍布河滩,满目疮痍,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沦为“大砂场”。 2018年2月5日鲁山县政府分8个区域对沙河、荡泽河河道清障疏浚实施方案公开拍卖,获利2306万元,并于2018年3月3日后陆续开始施工。工程名为“清障疏浚”,但实际默许施工企业在河滩上设置石料加工点进行石料加工并出售。根据鲁山县2018年上半年清障疏浚砂石的销售票据,施工企业向县财政上缴资源税达253万元,其中来自沙河的占一半左右。现场督察时,发现不少已经加工好的石子、砂料在河滩上堆积如山。 2018年1—5月沙河水质同比出现恶化。督察组了解到,尽管沙河仍满足饮用水水源地Ⅲ类水的标准,但2018年1—5月,沙河入白龟山水库前的关庙杜村断面污染物浓度同比大幅升高,氨氮、化学需氧量浓度分别从0.044毫克/升、5.7毫克/升增至0.121毫克/升、9毫克/升,增幅分别高达175%、58%。(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