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分析研判 提高科学性靶向性
本报讯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安排部署,不断提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靶向性和精准性,通过大胆探索和技术创新,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大数据分析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互联网+”智慧化监管。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3督导组来到石家庄市,对市工商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按照《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石家庄市工商局全力推进职能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工作,把全市52个涉企职能部门纳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强力督导,共整理汇总各类涉企信息资源目录2640项,把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共享列入全市重点工作推动落实,为“双随机、一公开”大数据监管夯实了基础。 该局综合企业的年报信息、行政处罚信息、投诉举报信息、网络舆情信息、法人关联信息类多维度数据,发布了企业信用风险指数,并依据风险指数将企业分为A、B、C、D、E五类;依托第三方征信平台数据,通过系统对接、数据抓取等方式,选取辖区内登记的企业,对其登记注册、行政处罚、司法执行、投诉举报、关联关系、社会舆情等信用信息进行结构化汇总;以地域范围、注册资本、成立日期等其他方面参数对企业进行再分类、再分析,将企业进行行业分类,并计算出各行业的信用风险指数平均值,同时参照行业衰退分析指数、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类型分布指数、风险行业判定分析指数等参数,确定高危风险行业。 在构建企业信用风险指数的基础上,该局组织专业人员成立调研小组,探索构建大数据监管平台思路。调研小组综合考量各项指标的权重大小和市场主体是否发生特定风险行为等信息,通过量化评分判定市场主体信用风险程度,研发了全市大数据监管平台,对全市市场主体的信用风险情况进行分析预警和重点研判。 今年6月5日,石家庄市在全省首次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组织实施了全市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此次抽查共抽取企业405户,通过抽查发现问题企业296户,占此次抽查企业总户数的73%,发现各类问题643个,明显高于以往“双随机”不定向抽查发现问题的比例。 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大数据分析引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通过各类信息智能分析研判趋势、排查风险,根据大数据监测预警和确定高危风险行业,进而在“双随机”抽查中增加高危风险企业的抽取比例和抽查频次,实现了智慧化监管,进一步防范和化解了监管风险,提高了监管效率。 下一步,石家庄市工商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工作部署,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全市市场主体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真正做到守信企业少检查、失信企业多检查、严重失信企业必检查,提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精准度。(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下一篇:安徽提升商标行政执法工作效能
- 上一篇: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研发成功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