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忆先烈 习近平这样传承“红色基因”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不久,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这里瞻仰革命旧址、重温入党誓词。 翻开历史的扉页,时光定格在96年前,一群年轻人聚集在这里,革命的星星之火,燃烧出一片崭新天地。这是信仰之路的开始。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1935年8月,方志敏在就义之前慷慨陈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重温这句誓言。他说:“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革命年代,信仰在热血与牺牲中淬火而生。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30年前,青年科学工作者黄大年在入党申请书中激情澎湃地写道。他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誓言。习近平号召全国党员干部学习这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怀。 和平年代,信仰是立足本职、公而忘私的情操持守。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抷热土一抷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十余次来到革命老区追忆先烈。正是这些被热血浸透的信仰,将许多人汇聚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成为无私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无悔的牺牲者。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2018年两会,习近平再次强调。 慎终追远,以明今日之事。今天,中华民族翻过民族危亡的一页,走过一穷二白的一段,进入风起云涌的新时代。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信仰的感召凝聚共识,需要团结的力量攻坚克难。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更要以信仰之光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政治清明 红色基因涵养浩然正气 2013年7月,西柏坡纪念馆内,习近平驻足在一块展板前仔细对照,认真回答:“不做寿,这条做到了;不送礼,这个还有问题,所以反‘四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少敬酒,现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关键是要坚持下去……”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为“赶考”定下的规矩。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