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淘"爆款"化妆品产自小作坊 涉案千万元
记者10日从江苏苏州警方获悉,该市近日摧毁一条完整海淘假货生产链,查获假冒品牌化妆品8万余件,抓获江苏、广东等地制假售假犯罪嫌疑人16名,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2017年年初,江苏苏州工业园区警方接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送的一起生产、销售假冒品牌化妆品案件。犯罪嫌疑人吕某曾因在网购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被处罚过,但其不思悔改,再次通过微商平台作案。 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前往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安徽等地调查。经过半年多时间调查取证,2017年8月22日,警方展开收网行动,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吕某及其员工赵某、仲某、宋某等人,同时在吕某租用的一间仓库内查获各类假冒品牌化妆品及包装制品总计15万余件,价值150万元以上。 根据吕某交代,他们从广州“上家”处购入假冒伪劣化妆品,收货后在作坊中自行包装,并以正品名义通过多种网络平台销往上海、广州、北京等地。 记者注意到,吕某等人生产销售的假冒产品大多是正品专柜长期断货的“爆款”,其中一款品牌唇膏,专柜价近200元,即便是海淘渠道也需加价才能买到。 专案组围绕吕某团伙的进货渠道进行追查,于近期抓获了吕某的供货商顾某、胡某和时某等人,另一名嫌疑人管某则在案发后投案自首,交代其犯罪行为。目前,该案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总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警方调查发现,为让“赝品”以假乱真,不法分子花重金研制配方,制造出来的假冒化妆品不仅外包装与正品几乎一样,甚至连气味、颜色、质地、使用效果也极为相似。办案民警在取证中曾让多名正在使用正品唇膏的测试者检验,无人能一次辨别真伪。目前,这些假货均已送专业机构进行成分检测。 警方办案中发现,“海外镀金”成为化妆品造假惯用伎俩。不法分子通常在国内大批量造假,再将假冒品运输出国,然后通过代购或海淘形式向国内回邮,以获得海外发货凭证和入境证明。“这些假冒化妆品成本只要十几元甚至几元,但售价可以翻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利润十分可观。”办案民警说。(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 河北省行唐县法学会开展普法宣传“进公园、进企业”活动09-08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郑州市市长督办经开区一村民征迁赔偿款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