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践行习总书记指示 与边疆牧民“守望相助”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
他是汉族,为了便于和牧民群众交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法律,调解纠纷,他通过常年自学,熟练地掌握了蒙语蒙文。作为一名基层检察官,他扑下身子,不分份内份外,真心实意地为牧民群众排忧解难,解决问题,与牧民群众守望相助,共建边疆美好家园,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调研时对内蒙古的殷切希望。他叫潘志荣,是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普通检察官。 在牧区工作多年,潘志荣为牧民们解决难题无数,也换来了牧民群众的信任,他们都把潘志荣当成自家人看待。“老潘在牧区可受欢迎了,和好多牧民结成了‘安达’(蒙语兄弟)。不佩服都不行!”同事们都这样评价他。 1996年,巴彦花镇的牧民图布沁与额尔登酒后发生冲突,致额尔登轻伤。该案移送检察院后,图布沁仍不认罪。潘志荣耐心教育他:“你们是好朋友,不能因一时冲动伤了和气,你毕竟伤了人,要承担起应负的法律责任。”最终图布沁认罪并支付了赔偿金。 此后,老潘下乡路过图布沁家,总要进去坐坐,并劝导他,“以后不要再因一时冲动干糊涂事了,把生活经营好,有困难可以找我。” 2003年,图布沁孩子的学费不够,实在借不上,试着拨通了潘志荣的电话。老潘立即从家里拿了3000块钱送到了图布沁手里。从此,图布沁认定潘志荣是他一辈子的朋友。 2006年,巴音花镇遭受了旱灾,只能靠买草料来喂羊群。图布沁拿不出钱,他又找到了老潘。老潘二话没说领着图布沁去银行申请贷款,自己当了担保人,解了图布沁的燃眉之急。就这样,他为图布沁连续担保了6年。 每年春季,图布沁家都要买草料,因离镇里远,草料车不给送,每次都是潘志荣给图布沁和他附近的几家牧民联系车送到家。 一年冬天,达茂旗大雪没膝,图布沁的孩子无法返校,图布沁试着骑摩托车送孩子,可刚走不到五十米就被积雪困住,没办法只好求助潘志荣。老潘立即借车赶往图布沁家,120多公里的路,走了近五个小时。 在潘志荣的帮助下,图布沁从家徒四壁,到牛羊满圈,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图布沁说,“十几年了,我也记不清麻烦过潘哥多少次,但他一句怨言都没有,他就是牧民的活雷锋,我们心里的好安达。”像图布沁这样的朋友,潘志荣交了很多。 2010年5月的一天,正值满都拉杭吉口岸开关。潘志荣在普法宣传活动中听到牧民用蒙语说:“有几个汉民说蒙古族都是骗子,咱们去教训教训他们。”潘志荣急忙上前制止,用蒙语劝告他们不要激动,先了解一下情况,免得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潘志荣找到那几个汉族群众,了解到他们不懂石头,上了蒙古国牧民的当,买了假奇石,一时气愤才这么说的。潘志荣劝导他们:“不能因受了一个蒙古族人的骗,就断定所有蒙古族都是骗子,影响民族团结的话不能乱说。” 几名群众也觉得自己的话不妥,主动向蒙古族同胞道了歉,取得谅解,及时化解了一起蒙汉群众因为误会引发的不必要的矛盾。 事后,身边的年轻同事说:“这么小的事,咱们管它干啥?”而潘志荣却说:“这不是小事,尤其是可能影响到民族团结的事,我更应该处理好。” 2012年6月,潘志荣走访格日乐敖都嘎查时,牧民多来福对他说:“我家登记安置房都好几年了,但一直没给分,镇里、村里都解决不了,你们检察院能给解决吗?”潘志荣说:“老乡,放心吧,我尽量想办法帮你解决。”#p#分页标题#e# 原来2009年旗里出台了对牧区禁牧转移集中安置的好政策,牧民多来福也登记了转移安置房,看着牧民一批批搬进了新房,他的心里很着急。 潘志荣带着多来福的期待,全身心地开始“找房”。他旗里、村里两头跑,多次到相关部门进行咨询,有时一天跑四五趟,连续几天,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最后发现是登记人员信息过多,未能准确核实,漏登了多来福的信息。 接着潘志荣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补充相关证明材料,为多来福办理了住房相关手续。搬家那天,潘志荣早早就去了,给多来福道喜,并张罗着搬家。多来福分了房,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以前觉得检察院就是抓贪官的,跟老百姓生活没多大关系,没想到潘检察官还能为我家解决这么大的问题。” 2013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潘志荣刚从满都拉镇检察室巡访回到单位,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就接到牧民打来的电话。明安镇牧民吉某家的山羊因喝了矿山排放的污水,死了25只,多次找矿山老板协商未果,情绪变得较为激动,扬言要上访。 潘志荣顾不上吃饭休息,一边联系边防派出所,一边赶往事发地。当了解到由于矿山的防护措施存在漏洞,给周围牧民生产生活带来安全隐患后,便与派出所民警和吉某一同到矿山进行协商,工作一直持续到当晚11点多,最终矿山老板同意给吉某5万元的赔偿。吉某脸上露出了笑容,但潘志荣却显出一脸的疲惫。 当天半夜他心脏病突发,送到医院时已经昏迷,经抢救才转危为安。等潘志荣醒过来,妻子噙着泪对他说:“早跟你说,不能这么拼命了,光是嘴上答应,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听着妻子的埋怨,潘志荣只是憨憨一笑。 没过几天,尚未痊愈的潘志荣又奔走在他所深爱的达茂草原上。“苦不苦,想老潘”、“累不累,看老潘”成了同事间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流行语。(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最新资讯: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