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监管 莫用约谈代替处罚
本网讯 华联、冠超市因销售过期食品被媒体曝光后,7月29日上午,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约谈了南宁市14家大型连锁超市总部第一责任人,提出了6个严厉要求。(7月30日《南国早报》)
我们并不反对对出现食品安全的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但是,以约谈代替法律规定的处罚就是不妥当的。例如,《南国早报》报道了北京华联民族宫店出售的袋装香肠和腊肉,外包装上有3个生产日期,按最早的日期来看,已经过期半年多了。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这种情况是要“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两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的,难道一个“约谈”就能代替处罚? 当号称“五个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出台之后,就应该严格依法办事。即使可以进行约谈,也应该是在进行处罚的同时约谈,让企业懂得法律规定,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剖析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原因,告知整改的内容和期限,这才是“罚管并举”的原则。古人云,“慈不掌兵,义不掌财。”监管食品安全的人过于“慈善”,可能就是对消费者的犯罪。这才是需要注意的。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不要用约谈代替处罚。 (殷国安)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下一篇:莫让“公务员小区”成为“特权小区”
- 上一篇:“偷官无罪论”直戳司法之殇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