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证实淮河污染严重地区肿瘤高发
本网讯 北京5月13日讯 记者郄建荣 淮河流域因水污染导致出现“癌症村”,对于媒体的这一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今日表示,经过该中心近8年在淮河流域的调查可以确定,淮河污染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地区——洪河、沙颍河、涡河以及奎河等支流地区,恰恰是消化道肿瘤死亡上升幅度最高的地区,其上升幅度是全国肿瘤死亡平均上升幅度的3到10倍。 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今日在京举行2014环境绿皮书发布会,杨功焕在会上透露,2004年以来,媒体多次报道淮河沿岸出现“肿瘤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5年以来,在淮河流域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索淮河流域肿瘤与水环境污染关系,这个研究历经8年,初步摸清了淮河流域水污染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 据杨功焕介绍,2005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选择了14个县进行了3年死因回顾调查,获得2004到2006年人群死因数据。她表示,对淮河流域地区消化道肿瘤死亡变化分析研究显示,比对淮河流域地区人群30年死亡模式的变化趋势时,显示污染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地区——洪河、沙颍河、涡河以及奎河等支流地区,恰恰是消化道肿瘤死亡上升幅度最高的地区;空间分析结果显示,严重污染地区和新出现的几种消化道肿瘤高发区高度一致。 “虽然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在2005年后基本得到控制,但局部地区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淮河流域部分地区人群依然面临较高的肿瘤发病与死亡危险。”杨功焕认为,考虑到环境污染健康效应滞后的特点,可以预计,在未来的10年里,淮河流域尤其是氨氮/非离子氨、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等水质指标出现高污染频率的中西部平原、中东部平原和北部南四湖流域地区,依然面临严峻的肿瘤防控形势。 杨功焕透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淮河流域地区消化道肿瘤死亡变化分析研究报告后,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国家已经加大了对淮河流域肿瘤高发地区的水污染和疾病预防控制的治理。 |
- 下一篇:“网络超大流量攻击”黑色产业链揭秘
- 上一篇:教官扮演歹徒“砍杀”民警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南阳张仲景医院领导私设“第二药房”兜售三无药品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