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传统村落保护中的多个矛盾,检察机关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贵州省黔东南州检察院将保护传统村落纳入公益诉讼工作范畴——
提起公益诉讼后,齐抓共管的力度出来了
在传统木屋群中,砖混结构的小楼很难与原生风貌融为一体
在木屋旁边加盖的砖房显得格格不入
田舍炊烟常蔽野,居民安堵不离乡。4月15日中午,240多名大学生的到来,打破了归柳侗寨的宁静。村民纷纷把学生领到自家木屋留宿,杨井忠(化名)家翻建的混凝土小楼因为干燥、亮堂,很受学生欢迎。
以写生基地发展民宿、带动村民脱贫,是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政府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抓手,然而,为改善民宿条件,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改造木屋,翻建砖瓦房,使用铝合金门窗建筑材料。这可愁坏了写生基地的老板陈耀庆(化名)。
“这两年村里的路越修越宽,城里的建材也运了进来,再这样改下去,传统村落的原生风貌就没有了!”陈耀庆所担心的也是写生人最不想看到的。眼前崭新的混凝土小楼和路边的水泥灯杆,让带队的张老师有些始料不及,“以后这样的东西多了,我们就不会再来了。千里迢迢带学生到这里写生,看中的就是整个村落的原生风貌。”张老师遗憾地说。
看到十年前后传统村落的照片,检察长心情沉重
陈耀庆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从归柳侗寨到宰荡侗寨,一路上,记者看到多处民居木屋或拆旧建新,或进行扩建。
据当地人介绍,木屋基本是两层,底层潮湿、阴暗,住着并不舒服。而且,生火做饭还要小心火灾。不少村民希望改善居住环境,有人把底层木屋改成砖混结构,有人直接在木屋外面扩建砖混结构的厨房和卫生间。改造后,居住环境确实舒适安全了。可是,散布在小溪两岸的砖混建筑,很难与石板古道、古树、鼓楼和花桥等原生风貌融为一体,显得格格不入。
这一现象也引起“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的关注。看到外国专家展示中国传统村落十年前后的照片,参会的贵州省黔东南州检察院检察长陈继忠心情沉重。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在2015年,全州就有309个村落被列为传统村落,占贵州省的56.69%,占全国的7.44%。面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检察机关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这对矛盾?黔东南州检察院党组一直在寻找答案。
近年来,传统村落快速消亡的报道频见报端。有些传统村落由于历史性老化加速了凋敝,有些则因乱搭乱建、随意丢弃垃圾、滥砍滥伐等违法行为遭到严重破坏,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
2015年9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黔东南州成为公益诉讼试点地区。2017年8月3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借助两股东风,黔东南州检察院创新工作思路,将保护传统村落纳入公益诉讼工作范畴,在2018年初部署了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行动。陈继忠亲自坐镇指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