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赔付5482万!全国首例政府诉企业环境损害赔偿案宣判(3)
环境资源谁使用,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怎么能够确保赔偿资金用于受损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针对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赔偿资金的管理、使用、监督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希望在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立法机关、财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早日建立专项基金或者资金管理制度,保障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云南省昆明市,贵州省贵阳市,江苏省泰州市、无锡市、徐州市等先后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专项资金账户,山东省探索设立省级统一财政账号用于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修复资金。 环境公益诉讼呈现新类型 最高人民法院介绍,环境公益诉讼类型呈现从传统环境侵害向新类型环境侵害,从自然环境向人工环境,从实际发生的侵害到具有损害生态环境重大风险行为拓展的趋势。虽然案件数量不多,但社会影响较大,公众关注度比较高。 根据法律规定,目前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两类环境公益诉讼:一是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二是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 据了解,除了涉及大气、水、土壤等传统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外,近几年地方法院还受理了一批新类型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比如,汽车检测神器案件,就是通过使用这个检测软件能够使汽车的排放达标。还有毒跑道案件、濒危动植物保护案件、不可移动的珍贵文物案件、外卖平台餐具污染案件等,都进入了环境公益诉讼的范畴。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魏文超介绍,社会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数量并不多,但案件类型比较丰富,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很大,比如,江苏泰州水污染环境公益诉讼案、腾格里沙漠环境公益诉讼系列案、山东德州大气污染公益诉讼案等。
据了解,自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正式施行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受理社会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102件,审结54件。2017年,受理48件,审结16件。2018年以来,1至5月,受理30件,审结24件。 |
- 陶凯元会见欧盟普通法院院长积家 03-17
- “今日焦点网”、“社会焦点网”等11个网站被查处 09-10
- 外汇局:严打以创新为名的各类外汇违法犯罪行为 02-05
- 彝良:合伙人散伙就上法庭 皆因不结算惹的祸 11-07
- 俞正声参加新疆代表团讨论时强调 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 夺取新时代 10-19
- 零容忍!天津一盘踞繁华商圈恶势力团伙成员被判刑 07-08
- 高速公路收费能降吗?交通部:不具备降费空间 08-01
- 和布克赛尔县法院与公安机关建立执行联动机制 05-17
- 情侣开车途中吵架,女友开门跳车身亡!法院这样判 10-27
- 第50名"百名红通人员"周骥阳被公诉 当庭认罪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