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检察院 >

农村基层发展党员乱象:有支部成支书"自家后院"(3)

2018-02-04 20:33来源:正义网浏览:手机版

  据他介绍,该镇有一名群众日常表现很好,一心为乡亲们服务。在近年当地一起洪灾中,该群众曾跳入水中英勇抢险,在村民中威信很高。尽管这位群众写了多年入党申请书,但因为所在村的支书总是提反对意见,一直未能入党。 
  农村党员老叶说,之所以说一些基层党员素质差,一个原因就是村里优秀的人反而入党难。在村里面当干部要看家族的,谁家里人多,谁的票就多。基层党支部每三年换届一次,书记把家人拉进来做党员,投票选支委时候自己就得票多了。 
  部分村干部“黑恶化”操纵控制村两委。为保障山东农村“两委”换届顺利进行,山东省打黑办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地区黑恶霸痞势力违法犯罪特别是“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组织力量对全省8.29万个行政村和30.37万名“两委”成员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有违法犯罪前科的4240名村“两委”成员逐人建立台账,侦办村干部涉嫌黑恶霸痞犯罪案件57起,打击处理村干部47名,其中村书记16名,村主任29名。 
  2017年8月,黑龙江省纪委通报的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曙光村原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于福祥案令人反思。 
  于福祥把曙光村当作“自留地”和“独立王国”,大肆贪占公款,腐化堕落、极度奢靡,涉案金额达2亿多元。于福祥属于典型的“村霸”,横行乡里、欺压群众,2010年7月,纠集社会闲散人员20余人,将哈尔滨市农电局4名工人砍伤。 
  于福祥被审查期间,对抗组织审查,并恐吓威胁执纪审查人员。2017年6月,于福祥被开除党籍;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位熟悉情况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于福祥集人财物三权于一身,拉拢自己的亲朋好友入党,打击持不同意见者,组织生活形同虚设,民主决策也成了“一言堂”。 
  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2017年11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农村地区黑恶霸痞势力违法犯罪活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危害基层组织建设。 
  有的农村黑恶霸痞势力借助家族、宗派势力,操纵、控制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把持基层政权,侵吞集体财产,强占集体资源,为个人、家族牟取非法利益,有的横行乡里,欺压、迫害百姓,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党员老弱残,先锋模范难当 
  调研中记者发现,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党员年龄老化后继无人、文化程度偏低、带动能力不强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 
  “有能力的人都在外面”。在北方某省一个乡镇,全镇28名村支书中50岁以上的就有24人,没有一名40岁以下的村支书。该镇一位村支书说,他们村29名党员中有13名流动党员,在村里的16名党员,老弱病残、行动不便者就有6人,平时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集体学习的不足10人。党员文化程度大多在初中以下,还有个别文盲。 
  “在家的党员里,绝大多数都不会上网,也不会用智能手机。村里只有我一个人能写材料。每次组织党员学习,大家都很认真,但毕竟大多数都是老龄党员,学完之后的带动效果比较有限。”这名村支书说,该村近两年来没有收到1份入党申请书,因为“有能力的人都在外面”。 
  “更多的是无人可发展”。多位从事组织工作的基层干部分析说,一些地方农村党支部出现的老化、边缘化、后继无人问题,与农村整体人口结构密切相关。 
  在不少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农村空壳化现象普遍,集体经济不振,对年轻人难有吸引力,留守在村里的普遍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 
  如此一来,党支部很难有发展对象,即使有优秀的人才向组织靠拢,因大多流动在外,党组织也难于考察。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