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加快推进司法行政改革访十九大代表、司法部副(3)
记者:有消息称,今年底或明年初,司法部“12348中国法网”将正式上线,为公众提供在线的法律咨询服务;到明年6月底前,各地也将普遍建成公共法律服务网。建立这一中国法网,并明确各地落实的时间表,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熊选国:司法部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今年8月出台了《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12348中国法网(中国公共法律服务网)建设指南》等一系列政策文件,9月召开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对平台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着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三大平台。其中,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是“互联网+”在司法行政领域的创新实践,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是一项新的、朝阳法律服务模式。 当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展网站建设工作,确保今年年底前,部级平台“12348中国法网”上线运行;明年6月底前,各地普遍建成公共法律服务网,建成覆盖全国的体系更加完善、功能和服务更加优化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该网主要面向社会提供法律事务咨询、法律服务指引、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与案例查询、信用信息公开等综合性法律服务,实际上就是一个“法律淘宝网”。建设中国法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让老百姓通过网络平台,不出家门就能解决法律难题,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选择的公共法律服务。 记者:司法部还提出推进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建设,要为每一个有需要的人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建立这一案例库的设想? 熊选国: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是指在司法行政系统内分专业选编公共法律服务典型案例,利用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建立起来的专业数据库,包括监狱、戒毒、社区矫正、法治宣传教育、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考试、司法鉴定、行政应诉和行政复议等11个方面42类案例。初步目标是在2018年初完成第一批案例编纂,形成一定规模,向社会正式开放。案例库建设是一项创新,既对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支持,也是对司法行政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的工作质量和能力水平的一次检验和推动。通过案例编写,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我们过去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服务的能力水平和效果。每个案例积累起来形成的案例库,就是大数据,可以分析我国的国情、社情和民情,为有法律需求的每一个人提供可供参考、形成预期的法律服务,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法律服务质量水平。 记者:司法部多次提及“人工智能”一词,并鼓励司法行政系统研发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当前,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和其他兄弟部门相比潜力很大,应如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熊选国:信息化建设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大短板。为推动新科技在司法行政领域的全面应用,今年7月,司法部印发《“十三五”全国司法行政信息化发展规划》,8月,会同科技部印发《“十三五”全国司法行政科技创新规划》,积极构建司法行政应急指挥、执法管理、公共法律服务、政务管理四大平台,确保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总的考虑是要充分利用好各地已有的建设成果,统一技术建设标准,加强顶层设计,不浪费、少花钱,适度走在前面,实现弯道超车。通过推进监管安防智能化,推进司法行政执法管理和法律服务智能办案,推进法律服务科技创新,全面拓展人工智能应用深度广度,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服务保障智能化水平,争取用两三年时间实现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3.0版的目标。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青海将向59.6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两节红包” 12-09
- 那仁和布克牧场住村干部坚持做到 “三个结合” 09-27
- 八项规定两周年述评:铁面执纪形成强大震慑 12-02
- 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再掀全民集中宣传反恐维稳高潮(图) 06-04
- 刘延东出席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07-31
- 地方职工福利:多省节日慰问全年不超1千 上海不超400 02-09
- 加州限制亚裔生入学法案暂搁置 将听取华人意见 02-28
- 民政部门对冬季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展开救助行动 12-01
- “指尖消费”将强势拉动中国经济 03-09
- 东航北京新机场主基地开建 06-29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