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把握巡视条例重大创新
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利器的再次优化升级,充分彰显了巡视监督的战略作用,赋予了巡视制度新的更大活力。 《条例》再修改凝结“三个创新” 一是凝结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创新。作为十八届中央巡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我们切身体会到每轮巡视都有新要求新变化,特别是经过“三次深化”,巡视力度效果大幅提升,利剑威力更加彰显。随着巡视工作不断有新的发展,及时总结经过实践检验确有必要、正确可行的创新成果,对《条例》进行修改完善,体现了中央坚持“实践探索在前、总结提炼在后”的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传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所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2015年、2017年两度修订修改巡视工作条例,反映出对实践创新成果真理性认识的持续深化和对巡视工作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 二是凝结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次《条例》修改的重点和亮点是明确政治巡视。这就要求理解什么是政治。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是衡量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我们党是不是讲政治的根本标准。实践证明,十八届中央巡视工作赢得了党心民心。巡视中收到离退休老同志联名来信说“我们都是八九十岁的人,活不了多久了,从巡视看到了共产党的希望”,收到群众寄来锦旗和感谢信,称“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又回来了”,等等。政治巡视成为兑现党中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庄严承诺的一个缩影。同时,巡视还充分调动和切实发挥出了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突出政治巡视,抓住了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展示出对党执政规律的战略思考和理论升华。 三是凝结依规管党治党的制度创新。在全面总结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成果的基础上,《条例》对巡视工作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规范,为不断深化巡视监督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成果的一个集中体现。《条例》既严格遵照党章,又衔接配套《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还综合吸收了近年来制定的许多具体规定,制度笼子越织越严密,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水平不断提高,体现出对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把握。 《条例》新要求凸显“三个精准” 一是坚持精准定位。《条例》通篇贯穿了政治巡视的要求,这一精准定位,既是以往巡视实践的总结深化,也是今后巡视工作的行动指南。回顾巡视发现司法部原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卢恩光问题线索的过程,我们深感,没有政治巡视的定位,就不可能揭露卢恩光档案全面造假、一路跑官买官的重大问题。巡视之初,个别谈话对卢恩光评价不错,查阅班子成员民主测评情况,他的满意率也很高。卢当时担任司法部巡视联络组负责人,与其接触中,大家感觉这个人“会来事”“爱套近乎”“善于吹捧逢迎”,让人觉得不踏实、不放心。这时,我们收到信访举报,反映卢恩光白天是司法部领导,晚上是企业老板,靠送钱和拉关系爬上高位,档案严重造假等。对这个人和群众反映的问题怎么看?我们从中央要求里找答案,政治巡视是政治体检,首先要从政治上看问题,着重查找在对党忠诚、政治可靠这条最重要的政治纪律方面是否存在偏差,突出巡视监督政治作用。通过核查干部档案,发现其1990年入党志愿书,竟写了学习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的内容,以及身份、履历存疑等问题,移交后中央纪委高度重视,经进一步核实,其年龄、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学历、家庭情况等全部造假。 |
- 上一篇:人民论坛:干部决不能"同事不同志"
- 下一篇:三峡集团:实现对所有二级单位巡视全覆盖
- 忏悔书连写10个"对不起" 安徽开审一起处级干部贪贿案 12-09
- 湖北宜城检察院监督水利部门移送6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11-21
- 北京检察机关依法对赵建忠提起公诉 07-12
- 答记者问:汇聚实现强国兴军的强大正能量 10-13
- 各地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再上新台阶 03-31
- 社保中心职员分46次蚂蚁搬家"搬走"社保资金270万 04-24
- 最高检与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座谈会摘要 01-31
- 国家食药总局:食品抽检将努力覆盖不同区域 01-23
- 最高检:与8部委共建未成年人被侵害强制报告制度 05-25
- 大年初一放火杀人致7死1伤案嫌犯被批捕 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