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区域公用品牌的“蝶变“之道
盛夏时节,北京市平谷区22万亩大桃迎来了成熟期,正源源不断地装进市民的“果篮子”。
凭借30多年的大桃产业发展历程,平谷区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桃之乡。2016年,平谷大桃产量达3.07亿公斤,收入13.47亿元,总产值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30%,大桃产业已经成为平谷农业经济的支柱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如今,平谷大桃声名远扬,成为知名区域公用品牌。这既得益于自身的产业优势,也离不开该区对品牌打造的努力和对品牌保护的重视。对平谷大桃品牌今昔发展进行梳理,可从中触摸到北京农业的发展脉络,给人启发与思考。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平谷大桃格外甜
吃过平谷大桃的人,都会觉得这里的大桃格外甜。每年平谷都会举办“甜桃王”擂台赛,从种植大桃的各主要乡镇中“甜中选甜”。
平谷大桃之甜,在于“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天气方面,这里平均光辐射总量为每平方米5103焦耳,平均日照率为58%,且处于长波辐射地带,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有效形成了大桃糖分和养分的积累。
而在地形上,平谷的优势就更为明显。平谷境内多河流,属独立水系,水质好,无污染。全区三面环山,除西南为敞开型地形外,绵延百余公里的山前暖带非常适合果品生产。更为主要的是,桃树最适宜透气性好的沙质土壤,而平谷区有泃河、洳河冲击而成的十几万亩沙质地和河滩地,属于微酸性沙质透气性土壤,加上周围群山储藏着大量富钾火山岩这一独特的地理特征,不仅适合大桃生长,而且还天然为桃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微量营养元素。
除了独特的区域优势外,在大桃的管理上,平谷也有着许多独特的地方,这就是“人和”的力量。
比如,桃农从桃树刚出芽就开始疏芽,疏芽之后疏花蕾,然后才是疏花、疏果。一棵桃树可以开六七千朵花,最后挂果只留不到200个。推广桃子套袋技术,小桃刚长成形就开始套袋,从此虫子咬不着、雹子砸不着、农药喷不着。待到采摘前十来天摘了袋,大桃鲜艳漂亮,太阳一晒,一天一个样儿。
为了保证桃的口味,培育出精品名牌大桃,平谷还研究出了40多项精品桃生产技术措施,全力打造精品大桃。生产的大桃个大、色艳、含糖量高、风味浓、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客商和广大消费者青睐。
30多年积淀塑造平谷大桃“金字招牌”
一个品牌往往是时间沉淀的产物。回顾平谷大桃的发展历程,更能发现一个农业品牌的形成,必须经历漫长与坚守。
平谷区种植桃具有悠久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以前,平谷的桃主要是山区生产的毛桃,平谷大桃生产发源于后北宫村,由于后北宫村的土地均是薄沙河滩地,最适宜发展桃树。上世纪70年代初后北宫村开始搞小规模的大桃生产,并建立了果品生产技术、农药化肥、水电设施、大桃销售等一系列服务组织,形成了一整套的服务体系,实现了大桃生产跨越式的起步,10年发展桃面积近2500亩。 |
- 上一篇:新疆:打造滴灌技术应用和产业集群高地
- 下一篇:新泰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三步走”
- 农村土地征收需保障农民公平博弈权 10-22
- 国际社会热评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11-12
- 为安徽蔬菜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09-03
- 农业部启动2014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03-04
- 以学促干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苏区南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1-13
- 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防控病虫 01-24
- 昌平区流村种出“舌尖上的百合” 12-13
- 加快布局“无人农场” 05-27
- 我国"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000万亩 10-26
- 四川:补奖政策好 脱贫奔小康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