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蛟龙”号预计7月乘新母船重返马里亚纳海沟
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1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新母船“深海一号”将执行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科学应用与性能优化研究任务,和技术升级后的“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为期约40天的适配式海试,预计下潜深度7000米,共10个左右潜次。 据了解,适配式海试结束后,潜水器将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深海一号”将携“蛟龙”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盆,执行中国大洋56航次任务。 “蛟龙”号从完成研发至今已10余年,部分设备性能下降,同时,经过百余次下潜,部分安装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个别部件和设备经过了多次修复,总体性能受到一定影响,安全风险升高。按照《“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全寿命维护保障技术方案》要求,潜水器每隔10年须进行大修,以保持其先进的作业能力。 丁忠军告诉记者,“蛟龙”号大修主要包括全系统勘验与拆检、设备检验、故障修复、全系统复装、陆上联调、水池试验等,技术升级主要包括框架结构优化、控制系统升级、测深侧扫声呐升级等。经过为期一年的大修与技术升级,“蛟龙”号已完成总装及陆上联调,技术状态具备转段条件,即将进入水池试验阶段。 “这是海试前的最后一环,将全面验证潜水器的技术状态。”丁忠军说,通过大修与技术升级,“蛟龙”号具备了一些新功能:机械手有效作业半径提高了近30厘米,作业范围扩大,取样能力增强;升级后的控制系统精度提高,目标搜集效率大幅提高;测深侧扫勘查精度提高。 他同时表示,在大修与技术升级中开展了锂电池探索性研究,但其并不会直接替换“蛟龙”号目前使用的银锌电池。(记者陈瑜)(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下一篇:原料药涨价致部分“救命药”告急
- 上一篇:《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
最新资讯:
- 达州通川区法院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07-18
- 打虎!正部级刘慧被查07-18
- 淅川县浩洋钒业监守自盗?向南水北调水源区偷排污水06-17
- 河南省纪委监委同时通报两名厅官被处分06-16
- 25名学者,被集中通报批评06-16
- 筑牢法治根基 锻造公安铁军06-15
- 政产学研联合调研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绘长三角法治协同新图景06-10
- 山东永牛建筑工程公司违法截留工亡赔偿金06-0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05-06
- 中国直播经济法治生态座谈会在郑召开05-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