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不足一元售价上千元 医美乱象何时休
近年来,“颜值经济”和“悦己消费”蓬勃增长,医美行业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旺盛的需求不仅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也催生了不少行业乱象。一些爱美人士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频频“踩坑”。不久前,一起制造并销售假冒医美药品的案件在天津画上句号,再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微整形缘何屡变“危整形”?医美药品造假何时休? 仿制假药装进国外包装身价暴涨千余倍 2020年2月1日,一起生产售卖假药的案件被移送至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检察院,经过调查人员的抽丝剥茧,一个跨越六省十地、销售额达数千万的犯罪团伙逐步浮出水面。 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杜颖介绍,梁某原为重庆某制药公司的技术员,2009年辞职后长期从事化妆品经营。近十年的“摸爬滚打”,练就了他敏锐的市场嗅觉。2018年初,他从同行嘴里听说了“保妥适”。 据同行介绍,“保妥适”是一种临床和美容用注射药品,产自美国,主打祛皱、瘦脸,耐受性高、稳定性强、致敏性较低,听说使用“保妥适”很烧钱,一针就要两三千,梁某动起了歪脑筋。 2018年7月,通过朋友的介绍,梁某认识了此前在生物制药公司任职的“杜博士”。经过反复试验,打磨出一套完整的制作方法:利用简单发酵得到的菌种,用高压设备收集菌种破菌,经过特殊处理得到目的蛋白,然后电泳系统定量。再加入化学物质分装稀释,加盖胶塞后放进冻干机冻干。这样,一瓶底价不足1元的仿冒“保妥适”肉毒素冻干粉就诞生了。 调查人员发现,部分仿冒产品分销到了孙某手中。为了以假乱真,孙某采用制装分离的模式,将冻干粉、说明书、标签、内托、包装盒分别寄送至仓库,由“自己人”进行包装,在外包装上用的是“保妥适”在国外销售的版本。 除此之外,该团伙还对销售人员进行简单的美容知识、包装工作培训,借助网络电商平台、微信群组、参加美博会推广等,销售们锁定目标人群,努力向外推销仿冒“保妥适”的A型肉毒毒素,产品流向众多“黑美容院”、个人整形工作室和广大消费者。 据了解,该产品在“黑美容院”售价普遍在1000元以上,利润翻了上千倍。 成立公司层层分销链条上下“各司其职” “杜博士”成功研制出仿冒“保妥适”产品后,梁某自己进行了试用,感觉“效果和真的一样”,就将样品发放给客户试用,收获了一些好评。经过市场需求调查,“杜博士”和梁某计划将产业做大。 为此,从2018年底开始,二人陆续在山东日照、重庆永川、河北涿州的代工厂进行工艺试验,前后生产了几批向外销售。但由于设备问题产品合格率不高,且代工费高昂,于是二人投资100万余元成立公司进行批量生产。 资金虽然到位,但人手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杜博士”找到从事生物医药行业的几位“老朋友”,许诺高额报酬说服他们“技术入股”。几人明知这是生产假药,但想想“占股分红”带来的高额回报,还是壮起胆子干了起来。 在寻找上游“技术”支持时,梁某也没有闲着,从2018年底第一批仿冒产品制成开始,他就积极拓展下游销售渠道,逐渐寻找到几位医美行业的固定客户,并辗转联系到孙某对产品进行分销。 为了更好地进行销售,孙某等人在济宁市某别墅区租用了一幢别墅当“大本营”,并招募了多名年轻销售员向外销售。孙某向销售员们承诺:“产品没有统一价格,大家可以自行加价出售,差价归自己所有;你们只负责卖产品,发货和售后都由‘公司’负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副校长“造假”背后的隐忧:没人敢对学术权威说不 04-04
- 最不易"出事"的岗位发生贪污大案 隐匿售卖10套安置房 07-28
- 禁猎期捕了800多条蛇 5人被判令赔偿20万国家资源损失 09-24
- 女子再吸毒被葛店警方查获 06-30
- 南京24个公交站台一夜失踪 或因数家广告公司内斗 07-30
- 106名“白富美”提供邮币卡发财良机?实为温柔陷阱 09-19
- 团伙虚构投资收藏品诈骗20余名老人154余万 11-12
- 租买微信号现象日益猖獗 犯罪分子盯上学生群体 07-08
- 财务伙同出纳侵吞公司资产多年 上着班还拿退休金 07-09
- 内蒙古一女子因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获刑1年 04-30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