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文卫 >

书话千年清明(2)

2021-04-06 15:40来源:光明日报浏览:手机版

  明代复兴宋朝文化,清明已经完全取代寒食。清明是上坟祭扫的重要时间,如《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北京“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灿灿然满道也。”有的拜叩,有的上酒祭祀,有的哀哭,有的为墓地除草添土,有的烧纸钱,有的以纸钱压在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也”。正如民谚所谓:“无后人,一光坟”。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了“越俗扫墓”与“扬州清明”,对其“家家展墓”盛况有生动记述。不过,他们大多水路船行,“柁尾飘飘挂纸钱,出城都是上坟船”(见蔡云《吴歈》)。
  明清时期,除了墓地祭扫外,为了适应宗族生活,民间还兴起了祠堂祭,继承了古代庙祭传统。古代只有贵族才有庙祭,明清普遍设立祠堂,清明节的祠堂祭成为宗族共同聚会的时机,有的地方称为“清明会”或“吃清明”。在祭祖仪式结束后,族长主持共商族内大事,申诫族法家规,最后会聚饮食。墓祭、祠堂祭传统持续至今。
  除了上述内涵外,我们在清明时节不仅要回归故里祭拜祖先,同时也祭扫人文始祖、国家忠臣、英雄烈士,以清明作为重温历史、感恩先贤的重要时间。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祭祀仪式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鞠躬或叩拜因人而异,关键是“诚敬”二字。慎终追远、诚敬先贤,是一次生命伦理的教育。感恩,是社会共同的伦理基础,对亡故先人怀有一颗尊重之心和缅怀之情,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人事春风
  清明是致敬亡灵的节日,也是滋润生命,激发生命能量的节日。
  韦应物《寒食》诗云:“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在莺飞草长的明媚春天,人们宜借祭扫出游郊野,欣赏美丽春光,在悼念逝者的日子里,抚慰生命、养护身心。唐人元稹曾高歌:“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寒食清明赏花踏青,妇女儿童是游戏娱乐的主角。唐宋时期,寒食清明游戏活动主要是荡秋千、蹴鞠、放风筝、踏青折柳等。“美人寒食事春风,折尽青青赏尽红。夜半无灯还不寐,秋千悬在月明中”,薛能的一首《寒食》,精妙地写出人们在春天嬉戏的愉悦。杜甫《清明》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替蹴鞠与荡秋千,在唐代时已成为国人春天共同的“节目”。
  至宋代时,城市兴起,市井文化发展,清明已然成为了“游园会”。“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东京梦华录》卷七记载的清明节便是明证。到了明代的江南,“男女袨服靓装,画鼓箫船,如杭州人游湖,厚人薄鬼,率以为常”。扬州的清明节,还有货郎随行,随时摆出古玩与儿童玩具,供踏青人选择。明代的北京,清明时节儿童游戏甚多,有抖空钟(空竹)、打陀螺、踢毽子、放风筝等。清代北京人踏青娱乐主要是放风筝,人们各自携带纸鸢线轴,祭扫之后,就在坟前“施放较胜”。北京风筝极尽工巧,琉璃厂在清明时节有专门的风筝市场。传说曹雪芹就是风筝制作大师,据说他写有《南鹞北鸢考工志》,系统地记载了风筝的起放原理、扎糊技法、绘画要领,即扎、糊、绘、放“四艺”。曹氏风筝至今为京制风筝流派之一。
  自唐以来,折柳带柳也成为了清明特别节俗。出城踏青人无不带柳回家,“插于门上”,说可以“明眼”驱邪。柳为春季应时嘉木,得春气之先,它是生命力量的象征,古人墓地一般种植柳树,“庶人无坟,树以杨柳”。由于扫墓折柳的人太多,宋人有诗劝告“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明代北京,人们“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清代北方清明戴柳习俗,依然传承,俗谚:“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带柳既是孝心的展示,也是生命力量的祈求。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