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建议加强新兴领域反不正当竞争监管

2020-12-24 13:07来源: 法治日报浏览:手机版
  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检查报告提请审议
  建议加强新兴领域反不正当竞争监管
  1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
  报告指出,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立法、普法、用法、执法、司法工作,市场竞争秩序得到较好维护,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法律贯彻实施情况总体向好。大数据分析表明,社会公众对此予以积极评价。
  从检查情况看,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有些法律规定还没有落实到位,市场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老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新的不正当竞争问题又层出不穷。
  为推动反不正当竞争法更好实施,报告建议,强化公平竞争法治意识,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完善配套法规和制度建设,推动反不正当竞争法更好落实落地;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执法司法水平;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加强新兴领域反不正当竞争监管。
  加大侵犯商业秘密打击力度
  报告显示,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不正当竞争违法犯罪行为。
  加大市场混淆、侵犯商业秘密等行为打击力度。近年来,恶意制造市场混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呈易发多发趋势,辽宁、河南、甘肃等地对仿冒企业标识的市场混淆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江苏、四川等地查办了牛栏山白酒标识混淆案件。检察机关持续加强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戒,2019年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罪同比上升51.9%。2017年至2019年,湖南共侦办侵犯知识产权类刑事案件2253起,涉案金额15.48亿元。
  严打商业贿赂行为。公安机关自2018年以来共查办商业贿赂犯罪案件4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4000名,涉案总金额40多亿元。河南持续加大商业贿赂案件查处力度,今年商业贿赂案罚没款同比增加约60%。
  各有关部门加强民生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2019年,针对天津权健事件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保健”市场乱象,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工信、民政、卫生健康等13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开展联合整治百日行动,严厉查处保健品、医疗器械重点领域虚假宣传违法犯罪行为,共立案31684件,案值137.72亿元,罚没款11.57亿元。针对瑞幸咖啡虚假交易案件,成立专案组直接查办,对45家涉案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处罚金额共计6100万元。
  老问题花样翻新且风险放大
  报告指出,老问题在互联网场景下花样翻新且风险进一步放大。一些老问题通过技术加持转移到线上,一些不良商家的不正当竞争手段更加复杂和隐蔽。
  比如,过去利用传统传播方式“自卖自夸”的夸大或虚假宣传现今演变为组织专业团队利用网络软文诱骗消费者,甚至通过少数网红“直播带货”等助力虚假宣传,互联网虚假宣传案件已占全部虚假宣传案件的一半以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由传统的实体店面、固定场所向利用网络等新型渠道延伸,有的朋友圈、网店成为假货网络购销的新渠道。商业诋毁演变为专业“水军”带节奏,或假借“打假”“维权”恶意投诉举报,呈现出组织化、职业化、规模化特征。
  上述不正当竞争行为相比线下,具有实时灵活、违法成本低、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技术深度介入等特点,对被侵权企业合法权益的损害程度和市场竞争环境的破坏程度远远大于线下,对企业经营发展带来较大影响甚至冲击,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对强制二选一行为依法严惩
  报告建议,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加强新兴领域反不正当竞争监管。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