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大学生支持垃圾分类 半数对分类标准模糊
近九成大学生支持垃圾分类 半数对分类标准模糊 “支持垃圾分类,晚餐加个鸡腿。”上海市实施垃圾分类的第2天,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俊童发了一条朋友圈,他将平时用不到的书本、纸壳等可回收物投放到学校设置的回收贩卖机,拿到了27.9元的奖励。 回忆一年前的经历,王俊童表示,虽然自己就读的专业与环境相关,但是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之初,相关的分类常识还是给了他一个“下马威”。除了需要自主学习分类常识,寝室门口分类明确且稍具规模的垃圾站,也影响着王俊童和身边同学的一言一行。 2020年5月1日开始,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6个重点城市实施垃圾分类条例,未来将实现垃圾分类的全域实施。在垃圾分类实施趋势下,大学生如何看待垃圾分类?他们在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又有哪些疑问希望得到解答?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900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7.4%的大学生支持垃圾分类,希望所在城市实施垃圾分类措施。 近九成大学生支持垃圾分类 但仅半数能正确辨别 尽管垃圾分类条例在当地实行已将近一年,但家住西安的大二学生范梦珂对垃圾分类标准的掌握依旧不足,“分类时会犹豫,判断全凭直觉”。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调查对象中43.9%的大学生在处理垃圾时会有意识地进行分类。但完全掌握垃圾分类标准的仅有4.6%,42.3%能分辨大部分,43.4%表示部分能分辨,9.7%表示基本不能分辨。 在中青校媒发起的垃圾分类常识调查中,“穿过的袜子”“花蛤壳”“猫砂”“过期巧克力”,都是大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题目,但能正确分类的大学生并不多。“这是我填过最难的问卷了。”山西农业大学大一学生徐萌在参与问卷填写后这样说道。 垃圾分类条例实施之初,各地垃圾分类各有各的说法,网上流传的科普文章、段子让人眼花缭乱。在一次吃粽子时,家住上海市嘉定区的许婧文一家很纠结——不知粽叶到底是湿垃圾还是干垃圾。一番搜索后,他们发现尽管粽叶属于能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经过处理后最终能变成土壤肥料、有机介质,但在实际处置过程中,粽叶质地相对较硬且有韧性,大量进入处置设备可能会损伤设备,影响设备正常运转,所以粽叶应被视为干垃圾处理。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何品晶介绍,现行标准下可将垃圾大致分为四类: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各地叫法不一样,但分类方法大体相同。”以厨余垃圾为例,“上海叫湿垃圾、北京叫厨余垃圾,还有的地方叫生物可降解垃圾,或者可烂垃圾。” 尽管一些小程序、科普文章对许多垃圾类型进行了细分,但落实到生活中,人们处理垃圾还是会面临一些问题。中青校媒调查发现,59.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处理垃圾很麻烦,68.7%的大学生所在社区没有相应的垃圾桶配置,63.0%的大学生认为身边人垃圾分类意识不高,57.9%的大学生认为需要时间适应垃圾分类。 同济大学的吴廷炜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频频错过投放时间。垃圾站有固定的投放垃圾时间,如果赶上有课,宿舍里专门放置可回收垃圾的桶,就只能再勉强“坚持”一天。垃圾分类实行以后,点外卖也有了“后顾之忧”。如果剩下食物,要和包装分开处理。有些包装清洗后可以作为可回收物处置,但几乎没人会洗餐盒。 住在上海的大二学生张甜甜一度感到不适应。垃圾回收不仅要定时定点,还有人工监督,有时监督员还要打开垃圾袋查看,让他担心自己的隐私会被侵犯。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天津市场监管部门针对权健涉嫌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 12-29
- 香港各大政团社团一致谴责激进示威者围堵香港中联办暴行 07-22
- 宠物殡葬行业问题多 宠物墓地回避是否有资质问题 04-13
- 步长董事长女儿花巨资上斯坦福?董秘:以公告为准 05-03
- 阳泉市检察院对假酒销售商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12-23
- 为辖区无证摊贩开绿灯 这场街角巷落的微贪腐案尘埃落定 07-07
- 江西广播电视台原副台长张晓建被开除党籍 04-16
- 侵华日军“513”部队首被发现 日本老兵:主做细菌研究 06-03
-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03-08
- 把认罪认罚从宽作为“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抓紧抓实 05-30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