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企业滥用个人信息现象频现 专家建议制定相应法规(2)

2020-05-28 17:43来源:法制日报浏览:手机版

       2月19日,李红收到了10658112发来的短信:尊敬的用户,您好!抗疫期间“和留言”为您赠送3个月体验期,“来电提醒+语音留言”服务让您不错过重要来电。回复TDTY可取消体验,更多服务详情,请关注“和留言”微信公众号或咨询10086。
       “这种短信我一般都不会仔细看。”李红说,但2月27日,她就收到了一条漏接电话的短信提醒,但她在手机通话记录中并未找到相同号码的未接来电。
       李红说:“谁知未回复就表示是默认开通。当天下午,我需要接一个重要电话,但是却始终没有接到,而中国移动的‘和留言’一直发短信提示我有漏接电话,就是我正在等的电话,但当时我的手机信号良好,手机关机重启,拦截电话软件卸载都没能让情况有所好转。”
       随后,李红拨打中国移动客服电话进行询问,客服回复称,她办理了“漏接电话提醒服务”。李红称自己并未主动办理该业务,客服人员经核实后发现她的确没有办理相关服务。
       至此,李红才想起自己未回复的那条短信让其被默认开通了此项业务。
       于是李红开始检查短信,她发现,2月27日,中国移动发来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于今日14时31分在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办理了呼叫转移设置,呼转号码是呼叫转移-关机或不在服务区为:tel:+8612599;呼叫转移-无应答为:tel:+8612599;呼叫转移-无条件为:tel:+8612599。特此提醒。
       对此,李红认为,中国移动此举实际上是以免费的名义侵入其电话信息,将她的个人来电呼转至移动的官方号码,导致她的电话接听受到影响,外界的号码无法呼入,即使对方更换号码拨打也仍然如此。
       客服告诉李红可以自行取消,但李红认为,如果自己取消便等于承认了办理事实,应该由移动官方取消。
       之后,客服进行了相关操作,约1小时后,李红可以正常接听电话。
       李红对此事进行了投诉,希望查清楚为何自己的电话被自动转接。中国移动客服回复称,此服务是免费服务,并没有利用用户信息。不过,之后对方承认了自动转接问题,但也无法解释原因。
       对此,刘爱君说,这与企业借免费活动、优惠活动等名义滥用用户信息,实际上具有相同的性质,一方面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客户应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强行参加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参加。表面上,公司提供的是免费或优惠活动,实际上却是随意使用客户信息。
       遵循正当必要原则
       防止信息泄露滥用
       “运营商或银行掌握着大量的用户信息,这些信息泄露的后果很严重,相当于信息直接从源头流出。”刘爱君说。
       郑宁认为,运营商、银行等企业在与其他企业合作时或在使用个人信息时,应当征得信息权利人同意,而且要遵循正当必要原则。正当,即共享信息使用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正当目的;必要,即在授权范围内适用,不超过必要范围。
       郑宁建议:首先,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加大对企业使用个人信息、企业间共享信息的执法检查,及时纠正和惩处不合法的行为;其次,相关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明确共享信息的行业规则;再次,企业合规部门加强合规审查;最后,公众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积极维权。
       刘爱君也提到,国家层面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细则及监管措施,建立信息泄露、滥用的举报监督方式,使受侵害的个人有自救途径。企业内部应制定严格的信息使用规则程序,包括明确使用事项、范围、期限,可接触这些信息的人员权限等;企业外部应通过多种途径明确告知消费者合作的事项情况,对个人信息的使用范围。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