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治社会 >

贩卖毒品、传播非法信息 警惕“暗网”盯上年轻人(2)

2019-11-26 14:09来源:中国青年报浏览:手机版

  2018年9月,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萍乡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被告人通过“暗网”购买公民信用卡信息,然后绑定手机支付, 盗刷信用卡获取非法利益。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两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并处数十万元罚金。
  今年6月,云南省罗平县人民法院也公布了一起利用“暗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例。被告人在境外网站发帖,标明提供个人户籍、全家户籍、开房记录、同住记录等公民个人信息的服务项目及价格,并在“暗网”市场上以比特币交易,于2018年4月至11月期间,非法获取、出售多人个人信息1000余条,获利1.33315比特币,并将1.30948比特币兑换成人民币41397.35元。
  判决书显示,被告人称其找工作受骗后,萌生了“通过网上提供个人信息来赚钱”的想法。他出售信息的方式大多是通过中文论坛网、暗货交易市场发给对方,有一部分是通过社交软件发给对方。信息主要有人员轨迹、开房记录、手机开户信息等,其中,价格最高的是手机定位信息,最低的是户籍信息。
  此外,暗网中的淫秽和暴恐视频也比较普遍。山东省平邑县人民法院判决的一起案件显示,被告人通过“暗网”了解并下载、交换获取淫秽和暴恐视频文件,并向3人传播以牟取利益。
  据一名网络技术从业者介绍,因访问匿名性、信息加密性和服务器隐藏性,“暗网”在2004年以后,很快成为不法分子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新渠道。除了进行违禁商品非法交易,色情、绑架、暗杀、暴恐等非法信息也极为丰富,甚至已成为恐怖组织活动的重要平台。
  “暗网”并非法外之地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4月30日,最大的“暗网”市场“梦想市场”宣布关闭。同一天,来自欧洲、加拿大和美国的执法机构开展行动并对外宣布,国际执法机构逮捕了61人,关闭了50个用于非法活动的黑暗网络账户,执法部门执行了65份搜查令,查获了2995公斤毒品、51支枪支以及超过6200万欧元。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暗网”相关案件16起,抓获从事涉“暗网”违法犯罪活动的犯罪嫌疑人25名,其中已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有两名,刑事拘留23名。
  随着国内访问“暗网”人数不断增加,其中年轻人群体也在不断扩大。“暗网”已成为国内网络空间治理的新领域,“暗网”犯罪也给网络空间治理带来新挑战。
  江苏海安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七中队副中队长金明表示,当前打击暗网犯罪存在制度、技术等多方面难度,所以各国打击成效也参差不齐。由于网络与物流的相互配合,导致涉毒犯罪形态变得更为专业,且贩毒群体年龄层次偏低,具有职业化倾向。网络无国界,必然要求各国在法律、制度、技术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抓住关键环节,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不让“暗网”成为法外之地。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倪俊博士撰文指出,中国应在学习借鉴国外“暗网”治理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措施。有关政府部门应组织国内重点网络安全研究院所,展开专项工程攻关研究,尽快拥有适应中国网络空间治理需求的“暗网”管控技术能力。
  江苏诺法律师事务所樊国民律师指出,“暗网”犯罪取证困难,这给执法部门打击犯罪增加了难度。建议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提升取证能力。另外,国家应与一些涉及网络安全的企业建立合作,联合开发技术和工具,让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治理“暗网”的具体行动中来。
  他还建议,要强化相关法律法规落地,出重拳铲除制作售卖假身份证、黑电话卡、虚假ID等网络黑灰产业链,公安、网信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暗网”打击行动,加大对“暗网”和利用“暗网”实施犯罪行为的监控和打击力度。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