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把“校园贷”做成“安心贷”(2)

2019-11-01 09:38来源:人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事实上,2017年金融监管部门机构叫停违规“校园贷”的同时,也鼓励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进场服务大学生群体。这几年,银行在大学校园加大推广学生信用卡和其他消费信贷服务的力度。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以及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已经发行近百种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信用卡。
  学生信用卡确实满足了部分大学生的信贷需求。比如,华北某高校会计系大三学生李瑶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寒。经同学介绍,他接触到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专为在校学生打造的信用卡产品,该产品规定办卡学生应符合学习成绩出色、曾取得优秀称号和奖学金等条件,李瑶首次申请就获得了2000元的信用额度。
  不过总体来看,这些银行发放的学生信用卡距离学生的需求有一定差距。
  一是要求学生先存款后消费。银行在发卡和调高额度之前,学生均须取得第二还款来源方同意,对方须提供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
  二是授信额度不高。本科生的信用额度一般在几百元到两三千元,研究生的信用额度也较少超过一万元。
  “大学生普遍感觉,银行发放信用卡不如网贷平台快捷方便、额度自由,‘不好用’。其实银行这样做也有自己的解释。”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说,首先,银行放贷有利率限制。“校园贷”的盈利模式是高利率覆盖高风险,但银行作为正规金融机构必须保证利率足够普惠。这导致银行推出的校园贷产品较难盈利。其次,银行面临经营层面的限制。校园市场比较分散,个贷业务成本较高,对区域性银行吸引力有限,而对全国性大银行来说,这块业务也很难在战略层面引起重视。
  薛洪言说,与此同时,“花呗”“白条”等消费信贷产品依托电商场景和流量入口,在产品设计等方面更好地迎合了年轻人的消费心理和使用习惯,进一步压缩银行信用卡在校园金融市场的空间。
  打出治理“组合拳”,完善征信体系、引导理性消费
  未来,应该如何促进大学生信用贷款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部门、机构、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都要有所作为。
  ——强化监管和引导,堵“偏门”开“正门”。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一方面,要鼓励更多的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市场主体进入校园金融市场,满足大学生合理的消费信贷需求;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要与公安、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单位同心协力,打出治理的“组合拳”,形成对违规校园贷的高压态势,防止死灰复燃。
  今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通知明确: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专家认为,这是对违规“校园贷”的迎头痛击,有望净化市场。
  当然,这对正规金融机构满足校园信贷市场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湖北省银保监局近日表示,将力争按照每个学生消费贷款5000元左右的标准,向全省大学生投放80亿元至100亿元消费信贷。此举值得期待。
  ——加快大学生征信体系建设,强化风控能力,降低借贷成本。
  由于征信数据不足,目前商业银行的大学生信用卡授信额度非常有限,“花呗”“白条”等消费信贷产品虽然给予大学生一定额度,但与有收入来源的成人信用评级方式相同。在无法及时形成个人信用报告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唯一选择就是走严格的信用审查程序,这会导致其运营成本升高、业务规模收缩,而严苛的贷款申请条件也让大学生望“贷”兴叹。因此,商业银行大步走进校园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大学生个人征信体系。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