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黑客少年窃取的“数据帝国”(2)

2019-10-29 13:25来源:中国青年报浏览:手机版

  刘佳乐在境内网络建立起微信群、QQ群,在境外使用“Telegram”等聊天工具,自助编写“信息查询”机器人,将数据库以包月查询的形式向他人兜售,并且通过连接VPN翻墙到境外,以比特币为交易货币贩卖数据库长达两个月,共计获利约两万元。
  刘佳乐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2018年8月,他发现市场上有其他数据包在出售,他猜测其他黑客也掌握了百度贴吧这个漏洞,于是,他向百度贴吧反馈,将漏洞封堵。
  按照他原本的设想,他将对数据库中上亿条个人信息进行整理,进而获取用户名、手机号码对应的真实姓名、家庭地址等公民个人信息,利用技术手段实现经纬度实时定位,从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数据帝国”。
  “别人从上亿条信息中找一条具体信息可能需要十几分钟,而通过我这个数据库只需要0.2秒。”刘佳乐说。
  权力
  有人知道刘佳乐有这个数据库后,想花高价购买,但他想:“我怎么知道他买了之后会做什么,但我觉得自己做事是有底线的,骗人害人的事情不会做。”
  可是,他不清楚自己非法获取上亿条账号和手机号的行为,已严重触犯了法律。
  2018年9月,无锡市惠山区警方接到网友举报,有人在论坛、贴吧等平台售卖公民个人信息以及盗窃信息所用的黑客软件,惠山区警方第一时间立案侦查,跨省抓捕了江西籍26岁犯罪嫌疑人付强(化名)。
  付强的网名叫“清风”,曾向网友“i春秋”购买了一款黑客软件用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利上千元。“i春秋”就是刘佳乐的网名。
  今年4月,无锡惠山警方前往广东对刘佳乐进行调查。由于他即将迎来高考,在侦查环节公安机关对他采取取保措施并准许其参加高考。
  但刘佳乐高考落榜了。“自从警察找上门后,情绪经常崩溃”。
  今年8月,无锡惠山区人民检察院对刘佳乐批准逮捕。迎接他的,不是大学,而是异地他乡的看守所生活。
  无锡惠山区人民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徐静超指出,该案数据总量大,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精准,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甚至是国家数据信息安全,现已上诉至法院。不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时尚未成年,即使现在是成年人,仍属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黑客是一群为技术着迷的人,但也有他们自己的基本理念。”广东警官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长吴兴民,曾花3年时间对黑客进行了专门研究。
  在与多名黑客深度访谈后,吴兴民发现黑客的年龄一般都不大,性格偏内向,有时跟同龄人相比显得格格不入,但对于自己的技术极有信心。
  吴兴民分析,如今的一些黑客“往往分不清打破技术壁垒和打破信息保护之间的不同,可能严重触犯了法律还不自知”。部分黑客违法犯罪不完全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黑客当然知道非法窃取他人信息是触犯法律,但他所拥有的技术就是他手里掌握的权力。常言说,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当这种技术可以给他一种强烈的力量感时,他有可能会觉得我可以,那为什么不做呢?”
  吴兴民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上的逐渐成熟,当年痴迷于网络技术的少年黑客中,许多人已经在从事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有了更好的出路。”
  徜徉在网络世界里的刘佳乐还是迷茫的,他总是能看到对一件事的多种说法,似乎每一种都有道理,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
  他向记者形容那种感觉,就好像长期以来接受教育都是“1+1=2”,突然有一天看到“1+1=3”。“刚开始很排斥,觉得太荒唐可笑了。可后来就会怀疑自己接受的东西是否正确。”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