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西部干旱区“厕所革命”的民勤探索(2)

2019-06-22 18:17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浏览:手机版

  发源于祁连山北部的石羊河,是民勤县境内唯一的地表径流。2007年底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开始实施以来,民勤县全力实施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县水务局局长刘光前说:“我们通过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压减农业用水,每年可节水900万立方米。而据我们测算,每个农户改建一座水厕,年用水量约6-8立方米,这个用水量占全县节约水量的比重不足1%。因此旱厕改水厕,水不是制约因素。”
  记者发现,为了节约生活用水,民勤当地很多农户选择了比较节水的马桶,还加装了自吸增压泵等有助节水的设备。东湖镇永庆村村民彭家英对记者说:“改厕后,虽然用水量在原有生活用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点儿,但感觉水厕不怎么费水,生活用水并不紧张。”
  民勤县委副书记张彦说:“在农村改厕过程中,县上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改厕,自主选择改厕模式,充分保障群众自主参与权,让群众唱主角。”
  在改厕材料上,民勤县不统一招标采购,鼓励农户采取抱团采购、村组联合采购等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并由村、农户与企业签订改厕三方协议,约定产品标准、产品质量、保质期限。
  在改厕模式上,民勤县对城镇污水管网覆盖到的村庄社区,推荐使用水冲式厕所;对未纳入城镇污水管网覆盖范围的村庄,由群众自主选择经济适用的改厕模式,推荐使用三格化粪池水冲式或非水冲式生态卫生厕所,并要求化粪池容积达到1.8立方米以上,以减少粪污抽运次数,降低后期运行维护成本。
  在严控中强保障——
  确保改厕质量让农户放心
  记者了解到,在农村改厕过程中,民勤县探索总结出了原址改建、院内新建、室内套建3种改厕选址模式。
  “改厕模式,村民们选择了三格化粪池水冲式厕所;厕屋结构,选择的是砖混或砖木结构;厕具设备,选择了水泵式冲水厕具,还配套了洗澡间。”大滩镇大西村村党支部书记赵文柏说,“作为全县农村改厕的试点村,大西村按照‘安全、节约、舒适、美观、实用’要求,倡导农户选择无害化厕所建改模式,主推室内套建,现在,不少村民家的厕所跟城市居民的卫生间一样。”
  厕所改造的工程质量,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之一。负责全县农村改厕工作的民勤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李世荣说,为了把好农户改厕质量关,民勤县先后到全国多家改厕器具生产企业进行考察对比,并多次召开改厕用具对接会,对产品样品进行评估,在征求镇村、生产厂家意见的基础上,反复研究、制定了《民勤县农户改厕技术标准》。民勤县在各镇都成立了由镇村技术骨干、供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安装技术服务队,严把技术指导关。
  “厕所怎么改、改成什么样,以及土石方与地基的处理,卫生洁具、化粪池的修建和安装、质量验收等问题,县上制定的技术标准中都有明确要求。”记者来到苏武镇川心村时,民勤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政股股长张会国正在改厕现场指导施工。张会国告诉记者,每一户农户改厕施工,他都必须到现场,严把厕屋选址、技术指导、冬季使用、厕具材质、厕屋建设、检查验收、后续维护等关口。
  在善管中求长远——
  彻底打消农民改厕建不起、用不起的担忧
  记者在民勤采访时发现,当地有一部分农民群众迟迟不愿改厕,主要是担心经济投入问题,存在“建不起,用不起”的顾虑。
  民勤县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针对农户厕所改造一次性投入较多的问题,民勤县坚持财政补助与农户自筹相结合,实行以奖代补,改厕完成后,验收合格的农户由县财政按每户2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