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认真履行政治监督责任 推进新时代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2)

2019-05-03 16:10来源:《求是》浏览:手机版

  深刻认识巡视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站在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党的十九大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安排。今明两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收官时期,党中央部署了一系列重大任务。中央决策,各方落实;目标既定,要在执行。越是重大历史关头,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越要做到“三严三实”,认真履职尽责,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落实。巡视作为党的巡视、政治巡视,肩负着督促落实党的大政方针、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的重大政治责任,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服务大局,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巡视工作方针不动摇,坚决破除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治选择性落实、虚假落实等问题,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一项一项变为实际行动、实际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深刻认识巡视对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促进作用。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必须把公权力置于有效监督之下,确保公权力不滥用、不变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求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党的十九大对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进一步作出部署,要求深化政治巡视;党章在“党的组织制度”中专列一条对巡视巡察制度作出规定。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一定要紧紧围绕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这一目标,促进自上而下组织监督和自下而上民主监督有机结合,促进巡视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有效贯通,促进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协调衔接,形成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让公权力在严密监督下运行,让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人员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确保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
  深刻认识巡视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重要利剑作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想法,必须坚定不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巡视工作要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任务,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依规依纪依法,把“严”字长期坚持下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维护党规、严明党纪、改进党风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中发挥独特作用。要把发现问题作为主要任务,盯住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通过巡视查找体制机制弊端,促进深化改革,完善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把巡视作为加强党性教育的过程,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党的意识、纪律意识,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这是巡视作为党之利器、国之利器的根本职责所在。
  二、紧扣督促做到“两个维护”根本任务,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巡视本质上是政治监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深化政治巡视,强化政治监督,着力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推动巡视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政治监督。政治监督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要牢牢把握“两个维护”这个“纲”和“魂”,切实发挥政治导向作用。要聚焦落实党委(党组)政治责任,监督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情况,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情况,发现和推动解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要聚焦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对党章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政治上离心离德、思想上蜕化变质、组织上拉帮结派、行动上阳奉阴违,做两面派、两面人,搞“七个有之”等问题,促进净化政治生态。要聚焦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督促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从政治上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性,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联系服务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风会风文风及检查调研等方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深入查找和纠治对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的错误表现,以及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等突出问题,推动从思想根源上来破解,坚决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要聚焦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和事,推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让群众感受到从严管党治党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就在身边,不断夯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要精准把握政治监督内涵、范围,实事求是分析判定问题,防止泛化、简单化。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