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顺风车受伤客服回复去报警 顺风车为何频频出事?(3)
“有的司机有两个手机,同时从两个平台上接单。司机是多赚了一份钱,但打车的人就可能遇上麻烦事。有一次,我要去外地出差,因为要先到单位再统一去机场,担心误事,我提前一天就约了一辆顺风车,并特意注明不拼车。第二天一早,我上车后,他说要再等一个人,也住我们小区,几分钟就能到,谁知等了十几分钟那人还没到,见我心急,司机竟然对我说让我另外打一辆车!一大清早的,根本打不到别的车,无奈只好等着。最后,司机一路超速,总算是按时把我送到了。平时到单位正常情况也要半个小时,那天只用了十几分钟,感觉车开得都快飞起来了。”提起那次的经历,刘女士至今仍心有余悸。 陆先生是北京的一位资深顺风车车主,“我以前也拉过网约车,网约车要验车,司机还得经常去学习培训,我嫌麻烦后来就专跑顺风车了。”陆先生告诉记者,注册顺风车车主很简单,只要把车辆的相关资料,驾驶员身份证、驾照上传到平台,审核通过后,最多两天就能接单了。“平台规定是每日接单不能超过2次,但有些乘客为了少付费用,上车后会提出取消订单,这种情况下我们双方协商车价钱,他少花点,我也可以多接一单。也遇到过经常约我车的乘客,如果双方都同意,就会互留电话,以后约车就直接联系,不会再通过平台了。” 从顺风车上路的那一天起,就有学者和业内人士对这种“互联网+”与共享经济共融、实惠与风险并存的新型业态可能产生的“互联网-”效应表示担忧。今年5月至8月,三个月内接连发生河南郑州空姐、浙江乐清女孩遭顺风车司机奸杀两起恶性案件表明,这种担忧并非多虑。顺风车,带着血腥味闯入公众的视界。 没有对驾驶员设置安全准入门槛是顺风车受人指摘的原因之一。据记者了解,关于顺风车驾驶员的申请条件,北京仅规定了“1年以上驾龄,身体健康”的准入条件;上海的要求是“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但是未提及“无暴力犯罪记录”;广州、深圳和杭州都没有规定合乘提供者的安全准入条件;出事的温州没有规定准入条件;空姐遇害的郑州,其规范小客车合乘的规定在2016年征求意见后一直没有出台。 “顺风车频繁出事的主要原因是,顺风车大部分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非法运营的网约车。”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越峰认为,由于没有严格适用准入许可,事前的监管缺位,再加上认识上的偏颇,以为平台企业不承担承运人责任,导致事后的纠纷解决发生困难。 “顺风车与网约车不同,可以多人对应一车,平台对司机资质审核和监管程度相比网约车较弱;同时,因为是拼车出行,包括同乘乘客在内,身份难以有效核验,若平台在技术上不能尽到合理注意义务,一旦出现问题,用户的安全就难以保障。”朱巍告诉记者。 顺风车应该如何规范? 8月26日,接连出事的滴滴顺风车平台宣布无限期下线。9月5日起,交通运输部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进驻式全面检查,顺风车应该如何规范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顺风车一直被定位为一种私人互助行为,如何理解政府对其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呢? “如果完全是在私人间达成合意,或者顺风车平台企业只提供信息居间服务,成本分担等由驾乘双方协商确定,且每天的分享出行次数有限,那么,顺风车可以认定为私人互助行为。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适用民法加以解决,政府无需另行事先审批。”陈越峰指出,一个平台接入这么多顺风车,拥有这么多用户,每天的运单量又这么多,已经完全不同于公民之间散在的合乘和拼车了。它的风险必然会积聚。一旦没有守住安全底线,与零散运营的个体“黑车”相比,风险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何况,当选择品牌平台企业时,乘客预判和认知的风险下降的又何止一个量级?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平台企业进行定价(即使是成本价),或者分享出行超过一定次数,那么其性质就属于运营行为,政府需要设定对平台企业、司机和车辆的事前许可制度,确立合规框架,确保安全,与网约车、巡游出租汽车公平竞争。“实际上,这时已经不属于顺风车,而是网约车了。”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上一篇:时评:把毒蛇当宠物养?必须叫停
- 下一篇:12岁弑母男孩,哪里是其"最好"去处
相关阅读: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