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母婴店为何成“育儿谣言”重灾区?(2)
然而,为何商家的“套路”奶爸奶妈们频频中招?“3岁前,家长最大的诉求就是宝宝平安长大”,沈阳馨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心理咨询师唐亚菲道出家长最大的心理诉求。 “第一次当爸妈、难免会心虚”,孕婴知识的匮乏让许多家长中招。34岁的魏小晴在一家私立高中当语文老师,去年有了第一个孩子,网络信息的发达、商家营销的连番轰炸让她经常“买买买”。“不是学医的,哪懂得该不该补啊,再说第一次当爸妈,进母婴店一听说缺这缺那,就吓得赶紧买。回去一查网上的科普帖子就感觉上当了,可下次去逛还是心痒痒想买,生怕孩子受委屈”。 记者随机采访36位孩子在0~3岁之间的家长发现,推销员最打动他们的一句话是“孩子这么宝贝,又不差这点钱,买了得了”。28岁的金化平前年升级成了奶爸,身边年龄相仿的同事、朋友、同学孩子刚出生时,几乎全家人的焦点和关心都放到了孩子身上。“后背起几个红点,就以为食物过敏。头发发黄、皮肤太白就觉得缺锌。父母养我们时都是代代相传的经验养育,现在科学知识普及,发现屁大点事儿到网上一查都能吓死人,所以宁肯勒着自己也不能亏着孩子”,金化平如是说。 安萌母婴店店长陈颖告诉记者,更大的原因是家长对食品、用品安全没信心。安萌母婴店开了5年,她说店里销量最好的就是德国、澳大利亚进口的奶粉以及日本进口的尿不湿。三聚氰胺事件10年后影响仍难消除,即使2018年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为99.5%,家长们还是热衷到实体店买更可靠的进口产品,无须推销员,只要网传哪个进口产品好,线下实体店里的该产品就会断货。 严管才能破解圈套 “母婴讲座上,每次苦口婆心地科普,到大医院正规检测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营养补充剂,社会上的检测仪器绝大多数没有科学依据,可还是有家长中招后带着孩子来就诊”,徐浩无奈地说。 他认为,解决问题不能只靠提醒消费者,政府监管部门应当担负监管职责。“对于‘儿童专用’这种欺诈行为,监管部门应该坚决叫停、严厉惩治。既然目前很多商品都没有出台儿童专用的标准,那么商家凭什么打出这样的旗号?某种角度上说,监管部门对‘儿童专用’商品的虚假宣传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是这些商品泛滥的重要原因。” 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金海给出的建议是,根据广告法的规定,应界定“儿童专用”为虚假广告。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以罚款。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则提醒奶爸奶妈们,纠正砸重金让孩子享受高端消费的做法,抵制社会上的消费攀比风。“许多家长存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有些甚至明知道国产品牌的东西质量也不差,但为了攀比宁肯购买高价进口产品,这也让许多母婴店钻了空子。”(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