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评论 >

热点关注:母婴店为何成“育儿谣言”重灾区?

2018-12-09 12:28来源: 工人日报浏览:手机版
  【热点关注】母婴店为何成育儿谣言重灾区?
  11月7日15时,2岁孩子的妈妈梁琪刚从一个母婴店逛完,本来抱着娃去买奶粉,结果被推销买下了大包小包的鱼肝油、乳酸钙还有儿童酱油。走出店铺后感觉自己被“套路”了,可“愿打愿挨”的买卖也不好意思转身退货。梁琪只是众多被套路的奶爸奶妈之一。
  随着二胎政策的推动,2018年中国母婴市场规模达到1056亿元,销售母婴产品的母婴店在全国呈几何式增长。然而,一些商家造起了“孩子瘦弱、骨密度低缺钙”“孩子头发发黄、皮肤白缺锌”“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要加奶粉”等“育儿知识”,推销家长孩子根本不需要、甚至无效的母婴产品。让人不禁发问,为何母婴店竟成了育儿谣言的重灾区?
  6个月以前,宝宝竟吃7种补充剂
  32岁的梁琪生产完最爱逛的是母婴店,总想进去看看有什么宝宝需要的。11月7日,她像往常一样走进沈阳市大东区大北关街的一家母婴店,只不过这次她抱着儿子来的。“哎呀,小宝宝好可爱。呀,怎么后脑勺有枕秃,平时没少补钙吧,可这吸收明显不好,得吃点鱼肝油补补,正好店里有活动,买二赠一。”店里工作人员只看一眼就诊出了宝宝的“病情”。见梁琪连连点头购买后又推销说,“乳酸钙也得买点,食物里的钙,宝宝吸收不了得补。”想着能对宝宝有好处,一咬牙梁琪点出了付款二维码。
  母婴用品是指为孕产期女性与0~3岁婴儿这两类特殊相关联群体提供的专业健康产品。记者以二胎妈妈的身份走访了23家母婴店,几乎每家店铺的销售员都推销了营养补充剂。有一家甚至打出了“宝妈须知”:出生第一口水“益生菌”、出生15天补维生素D3、满月补钙、4个月补铁、6个月补锌、0~3周岁补DHA、换季补蛋黄球蛋白。6个月以前宝宝竟要吃7种补充剂,比60岁以上的老人吃的还要多。
  如果奶爸奶妈深信孩子母乳喂养啥都不缺,商家会有更深“套路”——微量元素、天赋基因、骨密度和过敏原检测。
  在沈阳市大东区孕妈宝母婴店内一台仪器前,5个家长抱着孩子排队等着免费测微量元素和骨密度。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用棉签在孩子口腔内壁上蹭了蹭,又用采血针在孩子食指一扎,2分钟后一页完整的报告打印出来。“你家孩子缺维生素D,赶紧补。骨密度也不达标,再不补影响孩子发育啦。”距这里1公里外的宝宝乐孕婴店则主打天赋基因检测。检测结果通过微信发送到家长手机上,运动天赋、音乐天赋、美术天赋……检测仪后面货架上则摆满了儿童电子琴、儿童黏土、儿童泡泡球等产品。
  被宝妈们吐槽最深的“套路”莫过于“儿童专用”。记者采访发现,每家母婴店货架上食品、生活用品、洗护用品中都有打着“儿童专供”“宝宝专用”字样的产品。儿童面条、儿童酱油、宝宝驱蚊液、儿童沐浴露等等,而同样的产品价格比成人的贵上两倍还要更多。宣传的是“无添加剂”“纯天然”“适合宝宝体质”“为适龄儿童特制”等等。甚至一些母婴店与家具店合作,摆上了儿童专用漆、儿童家具的展品及画册。
  最大心理诉求是平安长大
  沈阳某三甲医院儿科大夫徐浩介绍,事实上,早在2013年,国家卫计委就发出通知,禁止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针对儿童开展非诊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检测。盲目补充微量元素不但对宝宝身体无益,还很容易“顾此失彼”。比如给宝宝补钙一段时候后发现宝宝又缺铁或锌,原因是钙的吸收能力太强,干扰了铁和锌的吸收。而我国除了奶粉等少数食品制定了婴幼儿标准,其他的儿童食品和用品没有专门的标准,商家所谓“儿童专用”基本上是忽悠消费者,往往只是对成人用的东西进行了微小的改造,甚至只是改了包装。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