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驾”到底该不该入刑
近年来,因为开车玩手机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频繁被媒体报道。在“醉驾入刑”的效果显现之后,关于“开车玩手机入刑”的声音也多次出现。开车使用手机是否入刑,目前仍有争议。但对于这一行为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业内人士和专家的态度非常一致。
正方:入刑方能彰显威慑力 “盲驾”确应考虑入刑。开车使用手机的危害有多大?从多地警方日常处理的交通事故来看,开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堪比酒驾。前不久,有警方根据他们的“危险实验”披露,按照一辆车车速达到60千米/小时来算,即便是低头看手机3秒,也相当于盲开50米,即便车辆性能再好,刹车也至少需20米才能刹住,加上开车玩手机时驾驶人的反应更慢,导致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时,低头看几眼手机出现状况,驾驶员可能根本来不及反应,更易造成车毁人亡。 “盲驾”不入刑,不足以震慑开车使用手机的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对这种行为的处罚较轻,只罚款200元、扣2分,威慑力远远不够,这是屡禁难止的重要原因。其实,比起闯红灯、压实线等违章行为,开车使用手机更具主动性,且交通事故风险更高。而闯红灯、压实线等违章在很多时候是无意的,误闯误压的。因此,不仅要对开车使用手机提高罚款扣分处罚,且有必要以入刑来给予更强的震慑。 有人认为,一种行为是否入刑要看社会危害程度,相对于刑法明确规定的“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等危险驾驶行为,开车使用手机的情形要复杂得多,有抢单、打电话、抢红包、玩游戏、看电视等情形,有的司机是在玩手机,有的则只是在看手机、放手机,社会危害程度不一,并非都能构成危险驾驶罪。事实上,“盲驾”入刑并不影响处理一般使用手机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不予定罪处罚。 还有人觉得,开车使用手机难以搜集、固定证据。目前主要通过监控自动抓拍,但监控未必能拍到清晰画面,执法部门取证、查处难度很大。即便交警在执勤中用执法记录仪取证,不少驾驶人远远看到交警就会放下电话,且拒绝承认开车使用手机,这种“逮不着”的现状将会影响“盲驾”入刑的实施,但这并不能成为阻碍“盲驾”入刑的充分理由。“盲驾”入刑是在弥补我国在立法上的不足,交管部门增加技术投入、完善道路监控,是可以解决取证难题的。
反方:别患上“刑罚依赖症”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