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工商 >

基层建设筑牢改革发展基石

2018-09-27 15:24来源:中国法务网浏览:手机版
  40年砥砺奋进,40年波澜壮阔;40年激情澎湃,40年灿烂辉煌。
  这是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40年,也是市场监管系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40年。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基层建设工作与改革进程同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为新时期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构建完善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自行车到信息高速路
  1992年春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18岁的山东姑娘小范异常激动。因为她就要到最基层的市场监管部门去报到上班了。
  她说,当时基层所的工作主要是到集贸市场和村里的代销点去收费。20多年来,她见证了基层市场监管队伍执法交通工具从自行车、摩托车、面包车到各种专业执法车辆的变迁。
  改革开放初期,在市场监管部门的精心培育下,各种类型的集贸市场、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从无到有茁壮成长。到1995年,由市场监管部门培育发展的市场已达8.8万个。市场监管要宽严适度,成为各地基层市场监管工作“摸着石头过河”的新探索。
  1995年7月,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市场的历史使命画上了句号。随着与所办市场脱钩,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彻底实现了“运动员”与“裁判员”两种身份的分离,腾出手来集中精力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促进了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陕西基层市场监管工作人员邰俊毅一直保存着用了22年的老算盘。2004年,他改用计算机做报表,轻松又准确,老算盘终于“退休”了。
  如今,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的应用,成为市场监管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监管手段和技术支撑。“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逐渐成为现实。
  在陕西西安,“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改变了原有的营业执照办理人工审批模式,通过该系统办理营业执照,最快仅需15分钟。
  在北京通州,自助快速取照柜集智能存取、权限存取、智能盘点、数据采集等功能于一体,让办事群众实现了“刷脸”取照。
  到去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全部开通,电子营业执照全面实施,企业名称库全面放开。推行手机APP、人脸识别身份验证、“最多跑一次”等创新举措,成为便民服务的一大亮点。
  在基层人员的努力下,从2013年到2017年,我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提高了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上升了65位。商事制度改革成为群众满意度最高、获得感最强的改革之一,也成为“放管服”改革的一大亮点。

执法监管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强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1991年底,全国集贸市场发展到7.5万个,有个体工商户1414.5万户、私营企业10.8万户,各种商品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市场活跃了,假冒伪劣商品随之而来,消费者申诉举报渠道不畅通成为问题。
  1996年,黄浦江是福建省漳州市工商局局长。那一年,他干了一件“大事”:漳州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2031315,抽调精兵强将组成315服务队伍。事实证明,这一创新实践的效果非常明显。
  好经验历来值得借鉴。1999年3月15日,原国家工商局在全国统一开通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专用电话。全系统以12315电话为依托,建立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集受理、查处、监管为一体,覆盖全国城乡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服务网络。
  如今,消费投诉渠道更加完善。2018年上半年,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二期和12358价格监管平台二期上线运行,完成12365信息化系统建设。目前,新组建的市场监管总局正逐步整合12315、12365、12331、12330、12358等投诉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投诉服务。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