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富民路上看“民富”(2)

2018-09-10 15:11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论童装王国,浙江织里、广东佛山、福建凤里,三足鼎立。因为生产相对低小散,织里一度被贴上低端的标签,成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抬升,特别是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如何摆脱低附加值的泥淖,成为生死攸关的课题。
  濮新泉做过木工、办过工厂、跑过供销,刚进入童装业时,他就深受触动,国外知名品牌的童装,标价高出成本几倍不说,仍供不应求,而自己的童装沦为代加工,利润少得可怜,还常常为销路一筹莫展。
  1996年,模仿品牌企业的经营理念,濮新泉成立今童王服饰公司,准备在品牌连锁经营上大干一场。为了接轨时尚和吸引人才,濮新泉还把品牌设计和营销重心转移到上海,甚至不惜投入重金,制作动漫投放央视。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今童王”终于小有名气,品牌效益日益显现。
  可打品牌绝非如此简单,濮新泉就栽过跟头。起初,由于缺乏定位,他采取多品牌和多渠道战略,导致力量分散,难成气候。如今,濮新泉调整方向,紧盯“轻奢潮品”的少年装,一下找准方向。他说:“有了品牌后,效益提升了40%,而且有望在细分市场拔得头筹。”
  “一件童装,生产环节利润只有15%,其余都产生在前端研发和后端营销。”在吴兴区委常委、织里镇党委书记宁云看来,对这两个环节,绝大多数小企业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应当提供公共服务,来弥补产业链的断点和痛点。
  2013年,织里投资2000万元,打造了童装设计中心,在这里,设计企业不仅有独立工作室,还有样衣工作区、发布厅、设计沙龙等多项服务配套。据该中心主任叶芳萍介绍,目前平台常驻设计师240人,服务全镇3000多家童装企业,去年设计开发的童装款式多达1.5万件。
  在营销环节,织里则借用互联网的翅膀。早在2012年,织里就与阿里巴巴多次磋商,成为国内首家入驻阿里产业集群平台的产业带。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入驻商家达4725家。去年,织里童装实现网销额70亿元。
  可以说,织里童装正在走出低价困境。未来,建立中国童装学院,破解人才难题;打造童装上市企业总部园,集聚优势资源;建设织里童装物流园区,构建更快流通效率……这些照进现实的蓝图,都描绘着一条绚丽的“微笑曲线”。
  产城融合织就幸福生活
  在织里,绝大部分的企业集中在5平方公里的集镇内,剩下20平方公里,则大多属于农村。因此,尽管全镇经济高歌猛进,但在镇域内,差距也日益拉大。位于织里东北6公里处的义皋,就是众多村落中的一员。
  在纯农业经济时代,义皋凭借纵横的溇港、连片的圩田,成为典型的鱼米之乡,光一个茧站,鼎盛时期一天能收3000担蚕茧。然而到了工业时代,因未能搭上童装产业的东风,义皋就此逐渐走向没落。
  随着产业的集聚,中心镇区商业璀璨,人满为患,而5公里之外的不少村,却沦为了“空心村”。这些地方的老百姓,虽然就业不成问题,但村庄如何重新焕发生机?这是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伴随而来的大问题。
  2014年,织里镇启动了义皋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建设工程,同年,村庄名列中国传统村落。两年后,以义皋村为主要节点的太湖溇港水利灌溉工程申遗成功,顿时一炮走红。借着这股东风,村里开始发力旅游业,一个以溇港文化、农耕文化为核心的古村落,开始走向大众。
  曾经因为条件差,老百姓造不起新房,纷纷外出打工,如今,这些老房子成为“传家宝”,有的办成了特色民宿,有的开起了土菜馆,还有的变身精致的旅游商店。还未及完全对外开放,今年村里就已接待两万多名游客。
  在吴兴区委书记吴智勇看来,改革开放以来,织里镇完成了从“农民创业”到“产业创新”,再到“产城融合”的华丽蜕变,城乡一体化正进入高水平融合的发展阶段。一方面,织里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美化发展环境,优化城市管理。另一方面,织里加快教育、住房、文化、养老等公共资源供给,加大本地农民进城的权益保证。与此同时,织里又高标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面貌。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