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灾害来临,农业保险如何遮风挡雨
政府当好靠山市场激发活力 今夏,浙江台风接踵而至。蔬菜大棚最怕大风和雪天,所幸,几场台风并未造成太大损失。但回忆起年前的那场雪灾,浙江长兴县泗安镇柳福蔬菜合作社的理事长金柳福仍心有余悸。 老金务农十年,一直顺风顺水。没想到,一场雪灾让他损失不小。慌乱中,金柳福想到了去年购买的大棚保险。报案后,理赔人员随即赶至现场定损。得知理赔150万,老金稍稍松了口气。在长兴县,包括老金在内,5000多亩大棚严重受损,其中1300多亩参保。春节前,1050万元的理赔款悉数发至参保农户。 农业主要靠天吃饭。不久前,某地在洪灾中农业生产损失惨重,农业保险再次成为大众关注话题。由于当地政策性大棚农业保险的投保率低,致使帮农民遮风挡雨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未能奏效。 浙江素来以经济作物、设施农业见长,属于全国最早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省份之一。那么对于这项工作,浙江进展如何?有什么好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大棚保险,又是怎样一个状况?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度调查。 定位:农业保险是准公共产品 浙江经济作物发展得有声有色,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利器。不过,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自然灾害较多,而农业生产一旦遭灾,损失一般都较严重。 早在2006年,为有效解决广大农民“多年致富、一灾致贫”问题,根据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批示要求,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2009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转入全面推开的新阶段。 实际上,农业保险在浙江并非新鲜事,上世纪90年代,全省保费规模一度超过3000万元。只要政府肯投入,农业保险便推得快。可一旦扶持减弱,农民投保意愿便会跟着一落千丈。事实证明,农业生产千家万户,抗风险能力势单力薄,农业保险走纯商业化,注定是条死胡同。 因此,浙江的定位很明确,农业保险视作准公共产品,政府要在政策支持、财政补贴、组织发动、纠纷协调、技术支持等方面全力推动保险落地。从2006年牵头部门省发改委的最初制度设计,要求各级政府将开展农业保险列入新农村建设考核内容,到不断加大地方财政保费补贴力度,再到2015年,创全国之先以省政府令的形式出台浙江省农业保险条例,十多年来,浙江农业保险一路高歌。 记者从浙江省农业厅了解到,考虑到全省农业产业众多,各地参保需求不同的特点,浙江采取分层开发的做法。简单说,就是除去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的险种,以及省里重点开发的13个普适性险种,再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各地开发地方特色险种。这样一来,既紧贴产业需求,又能激发地方能动性。 目前,浙江已开办13个省级试点和22个地方试点的特色险种。此外,像生猪、芦笋、葡萄等农产品的价格指数,近几年也在浙江相继推出,标志着农业保险已从保障自然风险向市场风险拓展。值得一提的是,浙江还在全国率先启动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和杨梅采摘期降水气象指数保险,将气象要素与农作物经济损失率定量化,让理赔大大简化,受到农户广泛好评。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为58.5万农户提供了208亿元的保险保障,共为6.4万农户赔付超过了2亿元。 路径:尊重市场,激发活力 农业保险尽管有政府做“靠山”,但归根到底,保险公司不可能长期赔钱赚吆喝,必须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必须得让农民自愿地接受。 2005年制定试点方案之初,浙江就明确,不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由于浙江农业自然风险较高,加上区域风险差异又大,往往单家保险公司难以承接,取而代之的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以学促干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苏区南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1-13
- 国际社会热评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11-12
- 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防控病虫 01-24
- 四川:补奖政策好 脱贫奔小康 08-13
- 农业部启动2014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03-04
- 我国"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000万亩 10-26
- 昌平区流村种出“舌尖上的百合” 12-13
- 农村土地征收需保障农民公平博弈权 10-22
- 为安徽蔬菜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09-03
- 加快布局“无人农场” 05-27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