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透支、分期付款 大学生为何要“超前消费”?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引导学生树立金融理财和金融安全观念,及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培养勤俭节约意识。 大学生们的“超前消费”如何呈现?到底是什么在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念?名目繁多的“校园贷”为何成了“校园害”? 阔绰的生活如毒品,一开始就停不下来 如今,曹峰(化名)的衣柜里添了很多新衣服,那些动辄上千元的服饰鞋帽,若是在一年前,他是不会买的。 曹峰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二年开始,喜欢交际的他饭局也逐步多起来,三天一趟KTV,五天一桌下酒菜,这样的生活,对曹峰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尚未踏足社会的他,每月赖以生存的资金,也不过父母补贴的1000元生活费而已,平日的交际和吃穿消费让曹峰每个月都处在“透支”状态。 “读到大二,班级聚会、学生会聚餐越来越多,想多交朋友当然要多和大家吃饭。”而变得注重衣着打扮,曹峰说,寝室里大家都穿名牌,自己不穿感觉会“掉价”。 尽管时常收支不平,但曹峰却没有停下“挥金如土”的脚步。 曹峰的故事在当前的大学校园里并不少见。中国青年报一项覆盖2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77.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身边的超前消费现象很普遍。“月光族”已在校园中弥漫开来。 低门槛校园贷:借了2万,还了6万 面对陡增的日常开销,曹峰并没有选择放弃当下“透支”状态,而是把眼光转移到了借贷平台之上。 2017年4月的一天,曹峰在电脑上看到一则贷款广告。“那是某网贷平台广告,大概写着10分钟轻松贷款,低利息之类的标语。”也正是这条广告,曹峰开始接触网贷。 记者在网页搜索该网贷APP,发现简介的确写着“借款额度1——10万、放款时间快至10分钟。凭信用卡账单,10分钟轻松贷10万。” 正如广告宣传的低门槛,曹峰借款的过程十分快捷。登记身份证,填写个人及亲属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信息,不到半小时,1000块钱就到手了。按照协商,1000块钱,借贷半年,最后连本带息只用还款1400元。 过程如此简单?记者在与某网贷平台沟通后获得了类似回答。记者表示,自己想在该机构借款5000元,半年还清。 该平台人表示,只需查看花呗信用分及芝麻信用分即可,并称到期连本带息还款,只需5100元。平摊下来,利息每天只有几毛钱。 事实真的如此么?据曹峰回忆,自己去年前后总共借贷的资金不超过2万元,但还出去的钱总共6万不止。 他回忆起自己曾被暴力催收的经历。去年,他向某平台借了1000元,逾期催款时,对方告诉他连本带息要归还5000元。第二天,催款人上门,表示除了5000元的还款外,还得再支付其2000元的跑腿费。 就这样,1000元的本金,还了7000元。 为了能及时还上借贷资金,曹峰不得不“拆了东墙补西墙”。他同时在多个平台进行借贷,用以周转还款资金,就这样,“雪球”越滚越大。 “花呗式青年”:这个月潇洒,下个月紧巴 与曹峰相比,何锐的情况好了很多,他没有接触网贷,而是置身在花呗、借呗和分期付款的环境当中。 从去年2月起,何锐就开通了花呗。他告诉记者:“我的支付宝页面,上面写着可用额度1500块,再看下面的商品,还有各种分期免息和分期租赁业务。”何锐觉得,免息值得一试。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16年的不懈追踪 一起“骨头案”终执结 06-08
- 那一抱 引发的悲剧……25岁男子被打进ICU 07-26
- 中国每年25万人死于自杀 系青壮年人群首位死因 09-11
- 冒充专家免费体检推销“保健品”23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入狱 01-22
- "开家军"恶势力团伙以"开"字纹身 聚众斗殴寻衅滋事 02-12
- 男子穿旭日旗T恤参加泰山登山节惹众怒遭"围攻" 09-08
- "专业讨债队"骚扰纠缠借款人 5人寻衅滋事被判刑 08-07
- 丁智勇到哈尔滨调研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09-05
- 已婚男子以婚恋之名诈骗30余万被公诉 04-24
- 警方预警:近期,这几类通讯网络诈骗案件高发 05-04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