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存款增速跌至“谷底”,钱都去了哪儿?(2)

2018-09-06 14:16来源: 新京报浏览:手机版

  近几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所放缓,是导致居民存款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而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是低储蓄的最大原因。
  当前100城房价已保持连续11个月超过1.2万元的均价水平,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是在增加的。简单做个平均,大概每月有70%比例的城市房价是上涨的。近几年,很多中小城市房价起来了,很多都是翻倍上涨。
  房地产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将买房当做一种投资行为,当做一种增值保值的手段,而不屑于传统的银行储蓄。与2008-2015年房价波动周期相比,本轮房价上涨周期中,新进入购房者的购房目的已由满足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为主,向投资性需求为主发生根本性转变。投资型购房行为占到一半以上。
  从更为直接的购房目的看,过去十年内,刚需型购房比例逐年下降,改善型购房比例稳步上升,投资型购房比例则快速上升,这一趋势在最近三年表现得尤为明显。投资型购房占比,今年一季度已达到50.3%,改善型购房占比也上升到17.8%。投资型购房行为占到一半以上的原因,是投资渠道狭窄,居民把房产当财富保值的首选目标。
  在投资型购房行为兴盛的同时,居民住房个贷增长明显。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国有大行房地产贷款投放规模仍居高不下,尤其是上半年三四线城市的个贷增长明显。建设银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5012.16亿元,较去年末增加2881.49亿元,增幅6.84%。
  有一个数据,现在对于居民来说,个人资产的三分之二左右是房地产;对于银行来说,直接和间接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据贷款比例的40%甚至更高。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居民购房抵押率升至50%,已经接近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该报告还认为,中国家庭在金融机构的负债以消费性贷款为主,约占居民负债的2/3,大约是经营性贷款的2倍。而在消费性贷款中,以住房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占八成左右。
  由于投资渠道相对狭窄,许多家庭愿意承担高房贷,从而导致房价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部分居民只能依靠更多的按揭贷款来购买房屋,客观上也推动了居民杠杆率的升高。因此,网上流传月挣3万还过着月工资3000的生活,住在高档小区和别墅里吃榨菜。当高房贷与低储蓄并存,不得不引起警惕。美国2008年债务危机,就是因为它的居民开始负债。适当的债务率有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较高的杠杆率和低存款,则意味着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下降,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
  (财经评论人 朱邦凌)
  【影响】
  家庭存款“滑铁卢”映照80后财务压力
  数据显示,今年6月,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跌至40年来的“谷底”。
  中国是一个储蓄大国,我国的居民储蓄率保持了几十年的强劲增长。居民储蓄的高增长保证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平稳运转,银行能够向实体经济持续提供金融支持,保证了各类企业的资金需求。如果大量居民不再选择储蓄,意味着商业银行“头寸”的减少,这对于经济运行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自然值得关注。
  居民储蓄增速走低,利空商业银行。长期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则为这种收入来源各大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在储蓄利率市场化之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息由央行统一规定,各家银行之间的竞争不可能充分展开,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因子先天不足。在存贷款利息市场化之后,各银行确定的存贷款利率有了差别,但两者之间普遍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由息差所带来的收入一直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储蓄增速下降,甚至有人不再储蓄,直接威胁到银行利润的稳定性。
  但放在全局性的场域来看,居民储蓄增速减缓不见得就是坏事。我国长期以来的储蓄高增长是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东方民族勤俭节约重视财富积累、金融市场开放度不够、缺乏理财渠道等。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