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反杀案”公安检察通报:于海明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法制网讯 记者 丁国锋 9月1日下午,江苏省昆山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分别就发生在8月27日的“宝马纹身男”持刀追砍“单车男”却被反杀一案作出通报。 2018年8月27日21时30分许,刘海龙驾驶宝马轿车在昆山市震川路西行至顺帆路路口,与同向骑自行车的于海明发生争执。刘海龙从车中取出一把砍刀连续击打于海明,后被于海明反抢砍刀并捅刺、砍击数刀,刘海龙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昆山市公安局就案件基本情况、侦查认定事实、案件定性及理由作出详细通报,认为于海明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依法撤销案件。昆山市检察院通报中认为公安机关对此案作撤案处理符合法律规定。 通报称,接到报警后,昆山市公安局立即出警处置并立案侦查。鉴于此案社会关注度高,江苏省公安厅、苏州市公安局第一时间派出力量赴昆山指导案件侦办工作。经现场勘查、走访调查、询问讯问、视频侦查和检验鉴定等工作,案件事实已经查清。 警方查明,案发当晚,刘海龙醉酒驾驶皖AP9G57宝马轿车(经检测,血液酒精含量87mg/100ml),载刘某某、刘某、唐某某沿昆山市震川路西行至顺帆路路口时,向右强行闯入非机动车道,与正常骑自行车的于海明险些碰擦,双方遂发生争执。 期间刘某某先下车与于海明发生争执,经同行人员劝解返回车辆时,刘海龙突然下车,上前推搡、踢打于海明。虽经劝架,刘海龙仍持续追打,后返回宝马轿车取出一把砍刀(经鉴定,该刀为尖角双面开刃,全长59厘米,其中刀身长43厘米、宽5厘米,系管制刀具),连续用刀击打于海明颈部、腰部、腿部。击打中砍刀甩脱,于海明抢到砍刀,并在争夺中捅刺刘海龙腹部、臀部,砍击右胸、左肩、左肘,刺砍过程持续7秒。刘海龙受伤后跑向宝马轿车,于海明继续追砍2刀均未砍中,其中1刀砍中汽车(经勘查,汽车左后窗下沿有7厘米长刀痕)。刘海龙跑向宝马轿车东北侧,于海明返回宝马轿车,将车内刘海龙手机取出放入自己口袋。民警到达现场后,于海明将手机和砍刀主动交给处警民警(于海明称,拿走刘海龙手机是为了防止对方打电话召集人员报复)。 刘海龙逃离后,倒在距宝马轿车东北侧30余米处的绿化带内,后经送医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经法医鉴定并结合视频监控认定,在7秒时间内,刘海龙连续被刺砍5刀,其中,第1刀为左腹部刺戳伤,致腹部大静脉、肠管、肠系膜破裂;其余4刀依次造成左臀部、右胸部并右上臂、左肩部、左肘部共5处开放性创口及3处骨折,死因为失血性休克。于海明经人身检查,见左颈部条形挫伤1处,左胸季肋部条形挫伤1处。 警方根据侦查查明的事实,并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和建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之规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依法撤销于海明案件。 根据通报,认定于海明属于正当防卫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刘海龙的行为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行凶”。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判断“行凶”的核心在于是否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司法实践中,考量是否属于“行凶”,不能苛求防卫人在应急反应情况下作出理性判断,更不能以防卫人遭受实际伤害为前提,而要根据现场具体情景及社会一般人的认知水平进行判断。本案中,刘海龙先是徒手攻击,继而持刀连续击打,其行为已经严重危及于海明人身安全,其不法侵害应认定为“行凶”。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北京去年364人因职务犯罪被判刑 刘志军等获刑 01-20
- 银行经理“偷”客户密码 挪用700万炒股 被判有期徒刑18年 02-17
- 公安部:去年共缴获假药3亿多粒 案值达22亿元 01-22
- 海口一成人用品商店老板贩卖假冒性保健药品获刑 12-24
- 湖南一副所长与人合谋套取家电下乡补贴款获刑 10-08
- 重庆宣判销售假“香港黄道益活络油”案 06-11
- 80后父母2.5万将女儿“送”人 双双获刑 07-15
- 西宁一律师知法犯法涉嫌诈骗受害人81万被捕 11-19
- 男子求复婚不成掐死前妻 前岳父母索赔80多万元 05-31
- 假军人诈骗5千万获刑15年半 获得谅解从轻处罚 04-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