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科教 >

皖北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和思想状况(2)

2018-09-02 14:35来源:光明日报浏览:手机版

  据了解,一些农民工在进城务工后,对待教育和就业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有些认为,现在大学毕业也拿不到“金饭碗”,与其投入金钱和时间辛苦读书,不如早点出来打工为家庭减轻负担,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留守儿童,使孩子们容易产生消极的人生观,助长了厌学思想。一些留守儿童,特别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很容易沉迷游戏、网络,不仅荒废了学业,有的甚至被社会不良青年拉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调研中发现,很多留守儿童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年迈的祖辈身上,由于常年操劳,他们往往患有慢性疾病甚至严重病症,除了保证留守儿童的基本吃穿外,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状况及学习情况。同时,由于留守儿童监护人受经济状况和学历水平等的限制,他们对于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时干着急,没办法”。
  实地调查中,当被问到有什么愿望希望可以帮助实现时,大部分孩子的反应是摇头或默不作声。长期的留守生活,使这群本应充满朝气、富有理想、满怀希望的孩子,变得老成、淡漠,令调研组成员内心多少有些心痛。由于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有的孩子养成了金钱至上、爱慕虚荣的习性;而经济的拮据,也导致有些孩子内心自卑,形成其寡言内向甚至冷漠的性格。
  调研中也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处于身心未成熟时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对于突发性事件和侵害缺乏必要的应对能力,而基层民警等力量不足,农村社会治安环境相对较弱。同时,山间地头、池塘河流等处处隐藏着危险,留守儿童缺乏周全的看护,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3.对于关爱留守儿童的思考
  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目前,国务院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部际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开发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和数据采集等工作。但从调研来看,一些地方对于留守儿童保护的认定、评估、保护监督机制仍有待完善,信息建档、政策分级落实等需更精准。未来,各部门应加强协同合作和信息共享,推动关爱留守儿童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留守儿童监护工作需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学校可改善学校寄宿条件,为学生提供温暖的住宿环境,配备生活辅导老师等,减少因父母不在身边的孤寂,并适时开设学生心理课程,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关爱和情绪疏导。学校、家长和村委会等应加强联系,特别是监护人,要及时向学校反馈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农村公共图书馆、少年活动中心、公共体育设施,为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提供多样化支持,并组织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或社工机构进校园、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开展疏导和干预。
  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结合起来,继续降低留守儿童赴城市入学、升学的门槛,探索农民工“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以乡村振兴破解留守儿童难题。农民工进城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但因父母与孩子长期分离,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各地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劳动力区域性就业,支持农村打工者返乡创业、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外出打工的问题,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作者:上海海事大学“青春启航”团队)(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